古诗词鉴赏修辞手法训练试题及答案

1.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水仙子·寻梅
乔 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
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1)请简要分析这首元曲的前三句是怎样描绘“寻梅”的执着与艰难的。
( 2)“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分别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陆 游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1)“一江离恨恰平分”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2)“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具体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观雨
陈与义
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睛。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不嫌屋漏无干处,正要群龙洗甲兵。
【注】 ①陈与义:北宋南宋之交的爱国诗人。此诗写于汴京失陷后诗人流寓湖、湘时。②海:暴雨。
(1)第二、三联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结合诗句简要描述。
(2)这首诗用了多种方法抒发感情,请任选两种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答案 (1)前三句借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不断转换,以及细节描写,写出了寻梅的执著和艰难。诗中“冬前”“冬后”是时间的间隔,“溪南”“溪北”“树头”“树底”是空间的变换,“两履霜”是细节描写。
(2)“忽相逢缟袂绡裳”采用了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把梅花写成了一位清雅飘曳的白衣女子,表达了终于找到梅时的那种喜悦心情。“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采用了对偶(或夸张)的修辞,表现了从醉态回到现实后的万分孤独和失落。
2.答案 (1)比喻。离别的悲愁犹如眼前的江水那么多,一半给你,一半给我,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内心难以言状的离愁。
(2)不忍与友人离别的愁苦之情。如果能得到千寻铁锁,把长江截断、锁住,词人就可与友人长聚不分了。诗人想像奇特,感情真挚深沉。
3.答案 (1)描写了雨前和雨中的景物变化。屋前的江流与屋后的山岭云气无阻,连绵起伏的山脉与层层翠染的幽林送来隆隆雨声。暴雨打得竹枝低伏了又顽强地挺起,大风吹得乌云翻涌的山脊明明灭灭。
(2)(示例)①双关。“晦”“明”“阴晴”等既是天气变化,也隐喻当时抗金的时局。“雨”既指自然之雨,又指有助于抗金的政策、措施等。②用典。尾联上句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床头屋漏无干处”的诗句,下句用《洗兵马》中“净洗甲兵长不用”的诗句(或武王与姜子牙的典故),表达了不顾个人利害,渴望取得抗金胜利的愿望。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941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语文文言文中数词的用法

    语文文言文中数词的用法   文言文中数词的用法   1.表示数量词   文言文中的数词,有时表示一个数量词,其特点是量词省略,或数词后置。例如: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107
  • 姜夔《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阅读答案及赏析

    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 姜夔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②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注释】 ①丙辰岁不尽五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63
  • “义牛者,宜兴铜棺山农人吴孝先家水牛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宜兴义牛 义牛者,宜兴铜棺山农人吴孝先家水牛也。力而有德,日耕田二亩,虽饥甚,不食田中苗。吴宝之,令其十三岁子希年牧之。一日,希年牧牛,跨牛背随牛所之。牛方食草涧边,一虎从牛后林中…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68
  •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杂诗 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590
  • 《龙说》文言文翻译

    《龙说》文言文翻译   “龙”“云”相互依存,形象说明圣君与贤臣相互依存。贤臣固然不可无圣君,而圣君更不可无贤臣。说明要使国家长治久安,圣君和贤臣缺一不可。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龙说…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65
  • ●卷一・赋、古诗一

      (宋莒公云:冯章靖亲校旧本,每卷首具列卷中篇目,冯悉云以朱墨减杀之,惟存其都凡。集外别有目录一卷。今按:李汉所作序云“总七百首,并目录,合四十一卷”,则…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8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