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门感旧》阅读答案

白门感旧
[清]汪中
秋来无处不销魂,箧里春衫半有痕。
到眼云山随处好,伤心耆旧几人存。
扁舟夜雨时闻笛②,落叶西风独掩门。
十载江湖生白发,华年如水不堪论。


①耆旧:年高而有声望之人。②闻笛:向秀的好友嵇康和吕安死后,向秀很怀念他们,一次经过嵇康的旧居,听到有人吹笛子,笛声触动了他对旧友的思念之情,于是他写了一篇《思旧赋》。
(1)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2)请简要赏析本诗的颔联和颈联。(4分)

参考答案
(1)本诗表达了作者对旧友的怀念、对自身年华逝去的慨叹以及不得志的感伤。作者在落叶萧萧、风横雨骤的秋夜听到笛声,孤独寂寞触发了他对旧友的思念;时光倏然而逝,鬓边白发渐生,季节的更迭又引发了他对人生之秋的感慨;他飘零江湖,失意潦倒,悲从中来。
(2)①颔联运用反衬手法,以乐景衬哀情,用所到之处云色山光之美景反衬无人同赏、旧友何在的孤独伤心之感。②颈联寓情于景,选取扁舟、夜雨、笛声、落叶、西风等意象,视觉和听觉交织,营造出凄清、萧寂的意境,寄寓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富有感染力。(或:颈联用典,借向秀闻笛而作《思旧赋》感念旧友的典故,抒发了作者对朋友的怀念之情,含蓄而有内蕴。)


(1)诗歌第三联“扁舟夜雨时闻笛,落叶西风独掩门”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4分)
(2)有人说,虽同为悲秋伤怀,但汪诗浅窄,杜甫深广。请结合《登高》分析这样说的理由。(4分)
参考答案
(1)这首诗第三联描绘了一幅凄清孤寂的图画。(2分)夜雨凄凄,扁舟寂寥,笛声如泣如诉,令人断肠;江湖客老,在萧萧西风中看黄叶飘零,叹息声里孤独掩门。诗歌融情于景,突出了诗人的伤感孤寂。(2分)
(2)杜诗主题(感情)更深广。汪诗主要抒发的是华年不再,生命短暂的暮年感伤,是个人无可奈何的情绪抒发;(2分)而杜诗把个人颠沛流离老病多愁的感伤写得浩茫深沉,而且这种感伤是建立在忧国忧民,担忧社会时局的高尚个人情操基础之上,故感情更显深广。(2分)

三:
1.诗中一、二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3分)
2.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扁舟夜雨时闻笛,落叶西风独掩门。
参考答案:
1、衬托(1分),第一联以“伤春”(半有泪痕)衬托悲秋之情(无处不)(1分),第二联用美景反衬“伤心”之感。(1分)
2、“景”的角度:选取的“夜雨、笛声、落叶、西风”等景物具有凄清、悲凉的特点,构成了哀怨、萧条的意境,与作者心情的凄苦想契合。
“情”的角度:作者内心的悲苦巧妙地融合在景物的描写中,“独掩门”的动作突出孤寂落寞之感。两句诗情景交融,其视觉意象和听觉意象有着鲜明的形象感和感染力。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952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写玉门关的诗词大全

    玉门关,又名玉关、小方盘城,在甘肃敦煌县城西北的戈壁滩上,相传古代最名贵的和阗玉经此而输入中原,故名,是丝绸之路必经的关隘。《汉书·西域传》: “西域东接汉,扼以玉门、阳关”。《后…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226
  • 刘辰翁《摸鱼儿·酒边留同年徐云屋》

    刘辰翁 酒边留同年徐云屋 怎知他、春归何处?相逢且尽尊酒。少年袅袅天涯恨,长结西湖烟柳。休回首,但细雨断桥,憔悴人归后。东风似旧,问前度桃花,刘郎能记,花复认郎否? 君且住,草草留…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78
  • 畏影恶迹文言文翻译

    畏影恶迹文言文翻译   畏影恶迹,是指世上没有鬼,猜疑过了头,就会疑神疑鬼,比喻为人愚蠢,不明事理。小编为你整理了畏影恶迹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参考帮助。   一、原文   人有…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73
  • 《贺新郎·梦冷黄金屋》原文及翻译

      《贺新郎·梦冷黄金屋》   梦冷黄金屋。叹秦筝、斜鸿阵里,素弦尘扑。化作娇莺飞归去,犹认纱窗旧绿。正过雨,荆桃如菽。此恨难平君知否?似琼台,涌起弹棋局。消瘦影,嫌明烛。   鸳…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97
  • 文言文语文阅读技巧

    文言文语文阅读技巧   掌握好的学习方法非常重要,下面内容初中语文阅读技巧——文言文,希望能给您带来一定帮助。   初中语文阅读技巧——文言文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几乎可以包含学习…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59
  • 《晏子之御者》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晏子之御者 【原文】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10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