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金陵》《金陵怀古》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再过金陵①
[唐]包佶
玉树歌终王气收,雁行高送石城②秋。
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

金陵怀古
[唐]刘禹锡
潮满冶城③渚,日斜征虏亭④。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注】
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
②石城:指南京,又称为石头城。
③冶城:东吴当年冶铸之地,位于金陵府冶西北。
④征虏亭:东晋征虏将军谢石的哥哥谢万曾送客于此亭。
1.这两首诗都描写了金陵城,请结合诗句分析两首诗景物描写的不同之处。(5分)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作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不同点:景色不同、手法不同。
包诗写的是金陵秋景,写秋高雁飞、残照斜阳、江山依旧的凄凉萧瑟之景。(1分)诗歌运用拟人手法,将江山拟人化,写江山不管天下兴亡之事、任凭夕阳伴着客愁(1分);
刘诗写的是春天清晨和傍晚的景色,清晨的江边,早潮上涨淹没了冶城的洲渚,傍晚时分,征虏亭寂寞地矗立在斜晖之中;蔡洲上的一片新绿惹人眼。(1分)诗歌运用对比手法,首联用昔日吴国的雄图霸业(冶城)以及东晋贵族之家曾在这里饯行送别的热闹场面(征虏亭)与眼前的一片荒凉的景象(潮满、日斜)形成对比(1分);颔联将今日蔡洲的新绿和昔日幕府山上的袅袅青烟形成对比,这一联熔古今事与眼前景为一体。(1分)
2、①情感:包诗抒发了作者对江山依旧、物是人非的慨叹,表明六朝兴亡皆由人事(1分);思想:借古讽今(1分),表现作者对安史之乱后政事日非、家国衰败的悲愁。(1分)(如回答作者过金陵的羁旅愁思给1分)
②情感:刘诗抒发了吊古伤今之情。感叹冶城和吴国的雄图霸业一样,早已在时间的长河中消逝殆尽了。(1分);
思想:借古讽今(1分)——揭示了六朝兴亡的原因就在于人事,并警示当今唐代的统治者,勿沉溺在声色享乐之中,步六朝后尘,希望当今的统治者能够以史为鉴。(1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955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的翻译赏析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58
  • 邹忌修和宋昭公文言文试题和答案

    邹忌修和宋昭公文言文试题和答案   阅读下面两篇(段)文言文,完成第6到第9题 (1 5分)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峡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64
  • “向杲字初旦,太原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向杲字初旦,太原人,与庶兄晟友于①最敦。晟狎波斯②,有割臂之盟③,其母取直奢,晟竭资聘波斯以归。庄闻,怒夺所好,途中偶逢,大加诟骂;晟不服,遂嗾从人折棰④笞之,垂毙乃去。杲闻奔视,…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1
  • 高中语文《任伯雨》原文及译文

      任伯雨,字德翁,眉州眉山人。自幼已矫然不群,邃经术,文力雄健。中进士第,知雍丘县,抚民如伤。县枕汴流,漕运不绝,旧苦多盗,然未尝有获者,人莫知其故。伯雨下令纲舟①无得宿境内,始…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64
  • “潘耒,字次耕,吴江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潘耒,字次耕,吴江人。生而奇慧,读书十行并下,自经史、音韵、算数及宗乘之学,无不通贯。康熙时,以布衣试鸿博,授检讨,纂修《明史》。上书总裁言要义八端宜搜采博而考证精职任分而义例一秉…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7
  • 《雨晴·高亭废已久》原文及译文赏析

      《雨晴·高亭废已久》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高亭废已久,下有种鱼塘。   暮色千山入,春风百草香。   市桥人寂寂,古寺竹苍苍。   鹳鹤来何处,号鸣满夕阳。…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7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