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荀鹤《山中寡妇》阅读答案

山中寡妇
杜苟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①,田园荒后尚征苗②。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注】①纳税:缴纳丝税。②征苗:征收青苗税。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第一句写丈夫因当兵死于战场,女人只好孤苦一人住在山中的茅草屋中,概括地写出了农家妇女的不幸遭遇和悲苦命运。
B.颔联的“犹”字和“尚”字两个副词极具表现力,有力地揭露了官府不顾百姓死活、横征暴敛的罪行,揭示了百姓难以活命的原因。
C.颈联写反动官府残酷掠夺所造成的结果:  “野菜和根煮”、“生柴带叶烧”,形象地渲染出山中寡妇生活艰难的境况,很有艺术感染力。
D.在诗的尾联,诗人直接抒情,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统治者,强烈控诉了统治阶级无孔不入的剥削罪行,表达了对被剥削者的深切同情。
E.这首诗语言朴素,通俗易懂,人物形象鲜明,诗人的情感通过人物刻画和生活场景描写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2、这首诗运用什么描写方法刻画出山中寡妇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6分)
3、诗人在诗中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田园图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1. A  D  (A项“因当兵死于战场”错解词意,是死于战乱;D项“直接抒情”、“矛头直指”、“强烈控诉”均不恰当,尾联是生发议论,不是抒情)(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
2. 本诗主要运用肖像描写和行动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突出地表现了山中寡妇饱受剥削、生活极端贫困的特征。她即使住在山中,也逃脱不了沉重的赋税。她穿的是粗糙的麻布衣服,鬓发枯黄,面容憔悴,生活的摧残使她未老先衰,也衬托出人物内心的痛苦。官府的残酷掠夺使她只好挖来野菜连根一起煮着吃,新砍来的柴火“带叶烧”,其生活困苦之状让人难以想象。(概括出描写方法和人物特征2分,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4分。意思对即可。)
3、田园里一片荒芜,桑林伐尽了,野菜也被挖完了,一派萧条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无限同情百姓的情感和对统治者的深刻批判。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962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散文:野游记

    文言文散文:野游记   本文所记之野游,乃三五朋友的自行车骑行之游。本城之北,有小兴安岭横贯全境,其中麓之阳有山曰铧子。铧子之东岭有翻山公路,自城至山,环而归之,途可百里许。每值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39
  • 忆江南词·多谢洛城人原文及赏析

      《忆江南词·多谢洛城人》作者为唐朝诗人、刘禹锡。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   【前言】   《忆江南词二首其一》是…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38
  • 满江红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翻译赏析

      《满江红·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作者为宋朝诗人辛弃疾。其古诗全文如下:   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倦客不知身近远,佳人已卜归消息。便归来、只是…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36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译文及赏析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南宋)陆游   僵①卧孤村不自哀②, 尚思为国戍③轮台。   夜阑④卧听风吹雨, 铁马⑤冰河入梦来。   注解:   ① 僵卧:躺着不动。   ②不自…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146
  • 《游文山观大水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游文山观大水记 文天祥 自文山门而入,道万松下,至天图画,一江横其前。行数百步,尽一岭为松江亭,亭接堤二千尺,尽处为障东桥,桥外数十步为道体堂。自堂之右循岭而登为银湾,临江最高处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46
  • 山中问月――白居易诗词全集

    山中问月 [唐] 白居易 为问长安月,谁教不相离? 昔随飞盖处,今照入山时。 借助秋怀旷,留连夜卧迟。 如归旧乡国,似对好亲知。 松下行为伴,溪头坐有期。 千岩将万壑,无处不相随。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5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