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宜州见梅作》阅读答案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北宋】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③,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注】①宜州:今广西宜山县一带。②此词作于黄庭坚被押送宜州编管期间。③《太平御览•时序部》引《杂五行书》:“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一句,既预示春天的来临,又是一种地域的联想,意味着“天涯”之远,也无法隔断“江南”与“我”的联系。
B.第二句由“梅破”写到深夜嗅到暗香,再到“晓来”发现梅花已开满枝头,表现诗人惊喜之情。
C.“夜阑风细得香迟”与“夜阑卧听风吹雨”中的“夜阑”都是“夜将尽”“天亮”的意思。
D.“平生个里愿杯深”意为诗人想多喝酒,以此排遣内心的忧愤之情。
E.“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一句在词情上是一大兜转,“老”加上“尽”增添了一份沧桑感,同时也透出诗人失意后的一种无奈。
2.诗人是如何围绕梅花来抒发情感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5分)A(3分),E(2分),B(1分)
【解析】B项,“梅花已开满枝头”理解含有分歧。C项,“天亮”错。D项,“愿杯深”代言兴致好,诗人想到往日赏梅,对着如此美景,总想把酒喝个够,才能尽兴。
2.(6分)①上片中,诗人首先抓住江南信使——梅的“破”“香”“开”三个特点,抒发了一个被贬他乡,身处异地,天涯见梅之人的惊喜之情。(2分)②下片“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一句,巧妙地将旧典翻出新意,既突出了梅花的美,又赋予了梅花一种浪漫情调,将喜梅之情推向高潮。(2分)③面对这样的梅花,诗人说自己“平生个里愿杯深”,此时却因“去国十年”,宦海沉沦的现实,“老尽少年心”,失却了酣饮赏梅的兴致。前面渲染的“喜梅”之情,在此形成反跌,衬出了诗人复杂深沉的内心情感。(2分)

简析
此词系作者被贬后所写,全词以咏梅为中心,把天涯与江南、垂老与少年、去国十年与平生作了一个对比性总结,既表现出天涯见梅的喜悦,朝花夕拾的欣慰,又抒写不胜今昔之慨,表现出作者心中郁结的不平与愤懑。词写得极为深挚,是山谷孤清抑郁的人格风貌的写照。全词由景入手,婉曲细腻;以情收结,直抒胸臆。整首词风格疏宕,颇具韵味。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963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描写边塞风光的古诗句

      1、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2、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3、明月出天…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34
  • 司马光小传

    文言文   司马光,字君实,峡州下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①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②。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04
  • 十首关于七夕节的古诗

    下个月的二十五号就是一年一度的七夕节了,这是中国的情人节,今天呢给大家分享十首关于七夕节的古诗,一起来看看吧。 1.《七夕》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45
  • 端午节的诗句

    端午节的诗句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作者: 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56
  • 《思王逢原三首(其二)》

    王安石 蓬蒿今日想纷披, 冢上秋风又一吹。 妙质不为平世得, 微言惟有故人知。 庐山南堕当书案, 湓水东来入酒卮。 陈迹可怜随手尽, 欲欢无复似当时。 中外都有不少才高而命短的诗人…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80
  • ●卷一百三◎志林四十二条・异事

      ○朱炎学禅   芝上人言:近有节度判官朱炎学禅,久之,忽于《楞严经》若有所得者。问讲僧义江曰:“此身死后,此心何住?”江云:“此身未死,此心…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5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