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商《画石》阅读答案及赏析

画石
刘商
苍藓千年粉绘传,坚贞一片色犹全。
哪知忽遇非常用②,不把分铢补上天!
注:①刘商,诗人兼画家,这幅题诗的画可能是其本人所作。②非常用:指补天的用处。《列子》曾记载女娲曾经炼五彩之石补天。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歌前两句中的“苍藓千年”和“坚贞一片”,应当理解为“千年苍藓”与“一片坚贞”。既赞美了画,也赞美了石,但不可理解为自赞。
B.本诗开篇描绘了画中石,内容上揭示了石的特点,结构上照应了诗歌标题,符合常见题画诗的特征。
C.诗歌前两句描写了神完气足之石,犹如累巨石于高冈,为下文分铢不得用的反跌蓄势。
D.诗歌后两句就“石”生发,没有顺延上文之意,笔锋斗转,突如其来,如石破天惊,出人意表。
E.《画石》一诗,前两句石是宾,画是主;后两句人是宾,石是主。章法井然,余地宽阔,耐人寻味。
2.题画诗往往诗画互相补充、互相阐述,称之“画写物外形,诗传画中意”;既要写出画面内容,又要传达不尽的画中之意。请结合本诗主要表达技巧,简要分析本诗如何表现不尽的画中之意。(6分)

参考答案
1.A、E(A项,“但不可轻率理解为自赞”错,亦是自赞。E选项,应为前两句石是主,画是宾;后两句石是宾,人是主。)(答对1项得2分,两项得5分)
2.诗人采用了象征手法(托物言志)。(1分)诗歌“苍藓千年”和“坚贞一片”句描述了历经千年磨练、一片坚贞、志向高远却始终得不到补天机会的石头的形象。(2分)诗人借石自喻,(1分)表达了自身的坚贞,抒发了自己欲整顿乾坤却抱负不得实现的悲愤之情。(答寄托自己的理想抱负不能施展的悲情亦可)(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刘商,诗人兼画家。他本人爱画松石树木。这幅题诗的画,也许就是刘商本人的创作。根据诗作的内容,作者是用这一诗一画来表现自己的精神境界,寄托自己的理想、抱负不能施展的悲愤。
开头两句写画石本身,相当于一般抒情诗中的写景。“苍藓千年”与“坚贞一片”是“千年苍藓”与“一片坚贞”的倒文。这两句的大意是:一块古老的长满了青苔的石头出现在画面上,它那一片坚贞的内质,通过画上的设色充分表现了出来。既赞石,又赞画,亦即自赞。神完气足,犹如累巨石于高冈,为下文的反跌蓄势。
前两句借画说石,后两句便只就“石”生发。它没有顺着上文说下去,却以“那知”二字拗转笔意。“那知忽遇非常用,不把分铢补上天!”感叹突如其来,如石破天惊,出人意表。就“石”来说,其“非常之用”,即不同寻常的用途,便是“补天”了。“补天”,原是我国古代的一个神话,《淮南子》、《列子》中都有记载。据说在远古的时候,天上出现缺口,造成了很大的灾难。于是,有一个名叫女娲的神炼制出五色石,补好了天上的缺口。因此后代诗人常把炼石补天作为整顿乾坤、挽回颓势的非常之举。而作者却生感叹:遇此“补天”机会,却分铢不能得用,如杜甫所谓“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短歌行赠王郎司直》)者,谁为其人呢?两句借天上映喻人间,借石头比拟自身。上下两联一起一跌,相反相成,构成一幅完整的贞士不遇图,完足作者本意。
《画石》一诗,明写处画是宾,石是主;暗喻处则石是宾,人是主;天上是宾,人间是主。章法井然,余地宽阔,耐人寻味。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967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神童诗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

    古诗文 2020年3月1日
    779
  • “君平既弃世,世亦弃君平。”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君平既弃世,世亦弃君平。”这两句的意思是,君平一生不愿做官,是他抛弃了那个时代。但是,他之所以弃世,是因为那个时代不容他出来做官。他看透了宦海沉浮、互相倾…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4
  • 苏辙《乞者赵生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乞者赵生传 苏 辙 高安丐者赵生,敝衣蓬发,未尝沐洗,好饮酒,醉辄殴詈其市人。虽有好事时召与语,生亦慢骂,斥其过恶。故高安之人皆谓之狂人,不敢近也。然其与人遇,虽未尝识,皆能道其宿…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8
  • 《小池》原文及注释译文

      《小池》   作者:(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   ①泉眼:泉水的出口。   ②惜:珍惜,爱…

    古诗文 2022年5月22日
    251
  • 82个文言文古今异义

    82个文言文古今异义   1.卑鄙   今义:品质恶劣   古义:卑,指出身低微,鄙,见识浅薄,常用作谦词   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5
  • “古之善为诗者,不自命为诗人者也”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古之善为诗者,不自命为诗人者也。其胸中所蓄,高矣,广矣,远矣;而偶发之于诗,则诗与之为高广且远焉,故曰善为诗也。曹子建、陶渊明、李太白、杜子美、韩退之、苏子瞻、黄鲁直之伦,忠义之气…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