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阅读答案及赏析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杜甫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壮哉昆仑方壶①图,挂君高堂之素壁。
巴陵同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
舟人渔子入浦叙,山木尽亚②洪涛风。
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
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③。
【注】①方壶:神话中的东海神山。②亚:通“压”,俯偃低垂。③相传晋索靖观赏顾恺之画,倾倒欲绝,不禁赞叹:“恨不带并州快剪刀来,剪松江半幅练纹归去。”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这是一首题画诗,开篇两句写王宰不愿仓促作画,十日五日才画一水一石,作者极力赞扬王宰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
B.“壮哉”二句表明这是一幅“昆仑方壶图”,以极西的昆仑和极东的方壶对比,意味两座山峰布满画面,整个空间非常辽远广阔。
C.“巴陵”一句重在写水,连举三个地名,一气呵成,表现图中江水从洞庭湖开始,一直东流,源远流长,一泻千里,波澜壮阔。
D.赤岸水仿佛与天上的银河相通,云气蒸腾好像随龙飞动,诗人发挥奇特的想象,传神地描绘出画面中水势的壮美和云气的弥漫。
E.“尤工”二句,诗人高度评价王宰山水图在经营位置、构图布局方面旷古未有的技法,在一尺见方的画面上绘出了万里江山景象。
2.请就“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两句诗所蕴含的情感及手法作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
1、BE B没有对比的手法 “布满画面”理解有误;E “一尺见方”是对“咫尺”的误解。
2、不知从哪里弄来锋利的剪刀,把吴淞江水也剪来此入画中了。(或:作者希望得到锋利的剪刀,将画中的吴淞江水剪下带走)。诗人以索靖自比,以王宰画和顾恺之画相提并论。高度赞扬昆仑方壶图的逼真和巨大艺术感染力。

参考译文
十天画完一条河,五天画完一块石头。他作画不愿受时间的催逼,贸然从事,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后,才从容不迫地将真迹留于人间。挂在高堂白壁上的昆仑方壶图,山岭峰峦,巍峨高耸,蔚为壮观。图中的江水以洞庭湖的西部为源头,一直绵延流向日本东部的海面,犹如一条银丝带,场面十分壮观,岸边的水势非常浩渺,纵目望去,好似天水相接,连为一体,与银河相通。画面上云雾迷漫,飘忽不定,云团飞动。在狂风激流中,渔人正奋力驾船向岸边驶去,山上的大树被狂风吹得倾斜了。王宰的画在构图、布局等方面堪称天下第一,他能在一尺见方的画面上绘出万里江山的景象,就好像用并州的剪刀把吴淞江的江水剪来了一半!

简析
开头四句极力赞扬王宰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中间五句,描摹画面上的奇伟水势,与巍巍群山相间,笔墨酣畅淋漓;最后六句进一步评论王宰无与伦比的绘画技巧。全诗写得生动活泼,挥洒自如,诗情画意融为一体,诗与画结合得天衣无缝,历来为人称道,影响很大。
诗人进一步评论王宰高超的绘画技巧:“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诗人高度评价王宰山水图在经营位置、构图布局及透视比例等方面旷古未有的技法,在尺幅画面上绘出了万里江山景象。“咫尺应须论万里”,此论亦可看作诗人以极为精炼的诗歌语言概括了中国山水画的表现特点,富有美学意义。诗人深为这幅山水图的艺术魅力所吸引:“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诗人极赞画的逼真,惊叹道:“不知从哪里弄来锋利的剪刀,把吴淞江水也剪来了!”结尾两句用典,语意相关。相传晋代索靖观赏顾恺之的画,倾倒欲绝,不禁赞叹:“恨不带并州快剪刀来,剪松江半幅练纹归去。”杜甫在这里以索靖自比,以王宰的画和顾恺之的画相提并论,用以赞扬昆仑方壶图的巨大艺术感染力,写得含蓄简练。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967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原文及译文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雄少而好学,博览无所不见。为人简易佚荡,少耆欲,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自有下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顾尝…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72
  • 好事近翻译及赏析

      《好事近·摇首出红尘》作者为宋朝诗人朱敦儒。其古诗全文如下: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64
  •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杂诗 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385
  • 文言文期末备考知识点介绍

    文言文期末备考知识点介绍   一、文言字词   (一)、通假字   1、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   2、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   3、才美不外见:“见”通“…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7
  • 文言文《梅伯言先生诛辞》

    文言文《梅伯言先生诛辞》   为古义词之学于今日,或日当有所授受,盖近代数明昆山归太仆,,我朝桐城方侍郎 ② ,于诸家为得文体之正。侍郎之后,有刘教谕 ⑧ 、姚郎中 ④ ,各传侍郎…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8
  • 藏区中学生学习文言文自主能力培养的探索

    藏区中学生学习文言文自主能力培养的探索   一、文言文自主学习并不排斥合作与探究,相反合作与探究对自主学习有支撑、保证作用   过去我们一般认为,文言文是过去式,学生缺乏实有的生活…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