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阅读答案及翻译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韦应物
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注】①郡斋:指苏州刺史韦应物官署中的斋舍。②理会:通达事理。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二句描写郡斋兵卫森严,宴厅凝香,突出刺史的尊贵和威严,但这并非骄矜自夸,而是下文“自惭”的缘由。
B.“海上”以下四句续写宴会环境以及宴前心绪,虽然风驰雨骤令人厌烦,但是满堂的嘉宾却令诗人备觉神清气爽。
C.七八两句写出诗人将未睹“斯民”之康与自惭“居处”之崇两相对比,表达了真切的反省之意。
D.最后两句诗人表示要学会通达事理、乐天知命,这样才能从是非纷纭中超脱,达到忘我的境界。
E.选章叙事、抒情、议论相间,既体现诗人悲天悯人的襟怀,也通过聚会场景的详细描述写出闲适的情趣。
2.前人曾称赞“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两句“最为警策”,白居易诗《观刈麦》也有类似的警句“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请指出二者情感内蕴的异同之处。(6分)

参考答案
1.B E 
2.相同之处:都体现了对百姓疾苦的关注,都表达了自省愧疚之情。(2分)  不同之处:韦诗正面描写与嘉宾的宴饮之乐,反衬未见百姓安居的愧疚心理,偏重于对自身责任的警醒;白诗直接刻画百姓困苦的生活,抒发对底层民众的哀悯,含蓄表达对统治阶层  的指责,情感内蕴更为深刻。(4分) 

参考译文
卫士的画戟排列如森林,内室满是燃香的芬芳。海上忽然间起了风雨,池阁变得适意而清凉。烦热和疾病都已消散,更有嘉宾坐满在高堂。惭愧啊,我的居室竟这样华丽,却不曾见百姓有多么安康。通晓自然之理能分辨是非,天性通达就物我两忘。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973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唐太宗五事治天下文言文翻译_注释

      《唐太宗五事治天下》文言文出自《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八。以下是唐太宗五事治天下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欢迎阅读。 唐太宗五事治天下文言文   上(1)御翠微殿,问侍臣曰:&ldqu…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65
  • 有关描写丁香的唐诗宋词

    《江头四咏·丁香》 (唐)杜甫 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 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 深栽小斋后,庶近幽人占。 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 《赋得池上双丁香树》 (唐)钱…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3
  • 好事近月未到诚斋翻译赏析

      《好事近·月未到诚斋》作者是宋朝文学家杨万里。其古诗全文如下: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42
  • 连昌宫词的翻译赏析

      《连昌宫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元稹。其古诗全文如下:   连昌宫中满宫竹,岁久无人森似束。又有墙头千叶桃,风动落花红蔌蔌。   宫边老翁为余泣,小年进食曾因入。上皇正在望仙楼,太…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36
  • 《 浣 溪 沙 》

    《 浣 溪 沙 》 —纳兰性德 莲漏三声烛半条, 杏花微鱼湿轻绡, 那将红豆寄无聊? 春色已看浓似酒, 归期安得信如潮, 离魂入夜倩谁招?

    古诗文 2022年9月29日
    75
  • 指喻文言文翻译

    指喻文言文翻译   导语:中国是世界四大之明古国之一,华夏文明历经上下五千年,渊源流长。而记录之一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基本上都是文言文,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汉语也发生了重…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4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