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乙卯登绝顶小亭》阅读答案

点绛唇 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叶梦得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注]叶梦得(1077~1148),南宋主战派人物之一,本词作于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作者被迫去任、归居吴兴卞山时。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词的首句开门见山,与词题中“绝顶小亭”照应;“缥缈”二字写出了小亭立于绝顶、云雾缥缈的情景。
    B.“笑谈独在千峰上”与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异曲同工,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情感。
    C.从“独在”二字看,词人似乎是独自登上小亭,但从“笑谈”和“少年豪放”来看,一同登亭的应该还有晚辈。
    D.“万里横烟浪”写词人在绝顶小亭极目所见,描绘出一幅辽远无际、苍茫宏阔的景象,意境雄浑。
    E.“莫学”一句包含着词人的自嘲,意在与“少年豪放”形成对比,突出自己的老态,并与前面的“老去”相照应。
2.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B、E[B项“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情感”理解错误,该句既有登高临远的豪迈之情,也流露出世无同道(知音)的孤独之感;E项“意在……突出自己的老态”理解错误,词人奉劝少年“莫学衰翁样”意在激励晚辈们要胸襟豪迈、胸怀大志](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
2.①表现了词人年纪虽大却依然想要恢复中原的壮志。“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一句中的“天涯”一词就非常鲜明地表现了词人的雄心壮志。②抒发了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无奈之感。词人空有恢复中原之志,却无人支持,被迫离职隐居,终究“空惆怅”。③抒发了缺乏知音理解的孤寂之情。大好河山,“独”“与谁同赏”,流露出孤独失意之情。 ④鼓励身边的年轻人应胸襟豪迈、胸怀大志。词人激励年轻人 应该豪放一点,“莫学衰翁样”。(答出一点给2分,其中“思想情感”1分,“结合诗句简要分析”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973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①,决以蓍②,怀英遇“坎”③,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6
  • 洪迈《久而俱化》

    原文: 天生万物,久而与之俱化,固其理焉,无间于有情无情,有知无知也。予尝雁鹅同饲,初时两下不相宾接,见则东西分背,虽一盆饲谷,不肯并啜。如是五日,渐复相就,逾旬之后,怡然同群,但…

    古诗文 2022年5月15日
    150
  •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全诗翻译赏析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这两句是说,长江清澈若空,在那遥远的地方,它是与碧波无际的大海相通的。诗句写景寓情,面对大江东去,人却西行,心情怎能平静?   出自李白《江夏别宋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71
  • 文言文《战国策·秦一·张仪之残樗里疾》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战国策·秦一·张仪之残樗里疾》原文及翻译   原文   张仪之残樗里疾也,重而使之楚。因令楚王为之请相于秦。张子谓秦王曰:“重樗里疾而使之者,将以为国交也。今身在楚,楚王因…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2
  • “几时拓土成王道,从古穷兵是祸胎。”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几时拓土成王道,从古穷兵是祸胎。”这两句是说,什么时候通过开拓疆土能够成就王道?自古以来穷兵黩武就是国家的祸根。唐代后期,民族之间的边塞战争仍时有发生。唐…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4
  • 中考语文文言文练习之铁杵磨针

    中考语文文言文练习之铁杵磨针   2017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练习及答案之铁杵磨针   铁杵磨针(《方舆胜览》)   [选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