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阅读答案

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
【唐】张继
凄凄霜日上高台,水国秋凉客思哀。
万叠银山寒浪起, 一行斜字早鸿来。
谁家捣练孤城暮,何处题衣远信回。
江汉路长身不定,菊花三笑旅怀开。
(1)下列对这诗歌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两项是:BD 
A.结合诗题和诗歌内容可知,诗人与友人在杨公台上宴饮集会,共度重阳节。诗中涉及了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等重阳习俗。
B.颔联描写了高台所见之景,染上秋霜的群山寒浪阵阵,空中一行早雁已翩然飞来。诗人运用白描的手法,语言朴实、不事雕琢,寥寥几笔勾勒了一幅广阔的秋景图。
C.“捣练”是古代女性常见的劳作,即捣制煮过的熟绢,为缝制寒衣做准备。正日暮时分,孤城响彻捣练的声音,以声衬静,越发渲染了秋日黄昏的寂寥冷清。
D.菊花三笑,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笑”生动地写出了菊花绽放得灿烂热烈的景象。诗人运用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将盛放的菊与客之“哀”形成对比,更显其哀。
E.诗歌观察细致,描写传神,用语清新,将秋日登高的所见、所闻、所感融于一炉,以寻常语写眼前景,却能做到心物感应,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2)诗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BD   (B项非“白描”“不事雕琢”,上句描写群山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突出表现了其寒的特点,下句写高飞的雁群,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表现雁阵的整齐;D菊笑与客哀没有反衬关系,菊笑暂时驱散了旅途的忧愁)
(2)诗人的情感由悲转喜。(2分)首联“凄凄”“秋凉”寓情于景,表达了登台的凄凉心境,“客思哀”直抒胸臆,表达了思乡之愁.‚颔联写景,“寒浪”渲染了凄清的氛围,“早鸿”寄托着思乡之情.颈联虚实结合,诗人听到了妇女赶制寒衣的捣衣声,想象远方的游子写信回家索寄寒衣,归期杳杳,由个人之愁推及到天下的游子思妇共同的忧愁;④尾联收束到自身,表达了寓居他乡的漂泊之愁,而菊花三笑暂时驱散了郁结的忧愁,诗人暂时开颜,情感由悲转喜。

解答
作答本题先点明诗人情感的变话.从诗歌中“哀”和“笑”可以看出诗人情感的变化,再结合诗歌中的具体进行分析即可.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974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翻译赏析

      《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全文如下: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109
  •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丽人行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

    古诗文 2022年9月4日
    1.0K
  • 《孙膑兵法·见威王》文言文与翻译

    《孙膑兵法·见威王》文言文与翻译   原文   孙子见威王,曰:“夫兵者,非士恒势也。此先王之傅道也。战胜,则所以在亡国而继绝世也。战不胜,则所以削地而危社稷也。是故兵者不可不察。…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71
  • 古诗夏日绝句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李清照

    作者:李清照 朝代:〔宋代〕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译文及注释 夏日绝句译文 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53
  • 嵇绍字延祖文言文翻译

    嵇绍字延祖文言文翻译   嵇绍字延祖是一篇高中生必学的文言文。下面小编收集了嵇绍字延祖文言文翻译,供大家借鉴学习!   嵇绍字延祖文言文翻译  嵇绍,字延祖,是曹魏中散大夫嵇康的儿…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61
  • 写河南龙亭的诗词大全

    龙亭,在河南开封市西北隅。原为宋代皇宫后御苑的一部分。金碧辉煌的龙亭大殿,耸立在10多米高的青砖石基之上。明太祖洪武十一年封第十五子朱橚于开封,封号为周王,前后延续265年。这里也…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26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