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观国《雨中花·旆拂西风》阅读答案及赏析

雨中花
高观国①
旆拂西风② ,客应星汉③,行参玉节征鞍。缓带轻裘,争看盛世衣冠。吟倦西湖风月,去看北塞关山。过离宫禾黍,故垒烟尘,有泪应弹。
文章俊伟,颖露囊锥④ ,名动万里呼韩⑤。知素有、平戎手段,小试何难!情寄吴梅香冷,梦随陇雁霜寒⑥。立勋未晚,归来依旧,酒社诗坛。
【注】①高观国,南宋词人。开禧元年(1205)七月,史达祖随李壁使金祝贺金主完颜璟的生辰。吟社词友为他送行,其好友高观国写下本词赠之。②旆:古代旗末状如燕尾的垂毓,此泛指旌旗。③客应星汉,借用“乘槎上天河”典故喻指出使。④颖露囊锥,用毛遂“锥处囊中”之典。⑤呼韩,即汉呼韩邪单于,这里指金主。⑥寄梅句用陆凯自江南寄梅花给范晔的典故,梦雁句用梁简文帝《赋得陇坻雁初飞》“相思不得反,且寄别书归”句意。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旆拂西风……盛世衣冠”用旌旗、“玉节征鞍”、“缓带轻裘”等意象极力渲染了出使场面的宏大非凡,表现了南宋统治者的腐朽奢侈。
B.“吟倦……关山”句视野开阔,意境高远。词人猜想,西湖边的吟咏作诗,已令友人产生缕缕倦意,正好趁此行一睹北边边塞的关山。
C.“过离宫……泪应弹”承接前句“看北塞关山”,虚写友人出使路上的所见所感,“离宫禾黍”“故垒烟尘”为已废弃的故国宫苑和堡垒工事。
D.“文章„„何难”赞扬了史达祖的才能,预示了史达祖能完成任务。“知素有、平戎手段,小试何难”可看出史达祖准备借此次出使消灭金国。
E.“情寄„„霜寒”,虽连用典故,但并不晦涩,读者即使不知所引典故,也可从“情寄”“梦随”处领会诗意,收到了言简意丰的表达效果。
2. 作者借本词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A、D。
A. “旆拂西风,客应星汉,行参玉节征鞍”确实渲染了出使场面的宏大非凡,因为依据注解,此次词人的友人也跟随出使,词人作此词赠别,意在肯定此次出使的意义与价值,而不是借出使场面讽刺南宋统治者。同时,下文的“争看”主语应是百姓,百姓争先恐后的围观出使的队伍,可见此次出使是得民心的,可知作者也并非借机讽刺当朝统治者。
D.“知素有、平戎手段,小试何难!”只是暗示了史达祖此次出使实际上还有“借此窥察敌情,为北伐战争作准备”的任务。达祖平戎手段很多,此次小试更无难处,所以不仅可以完成出使使命,还可以为北伐做好侦察工作。出使贺寿而消灭金国,过于夸张了。

2.①伤悼故国之情,作者设想友人出使途中的所见所感,看到故国荒凉破坏,故垒布满烟尘;也抒写了自己的伤悼故国之情。
②对友人文才武略的盛赞之情,词中借用毛遂自荐的典故,暗示友人是有才之人,同时也直接评价友人文采斐然,且素有平戎之才;
③诗人对国家未来的自信豪迈之情,友人名动金国,说明南宋并不缺乏才俊,同时“立勋未晚”也洋溢着个人建立功业,国家必有未来的自信与豪迈;
④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借用典故,设想友人到达金国时,作者将从江南寄梅花以表思念,也希望友人能捎回书信以慰相思之情。
(每点 2分,观点 1分,分析 1分。任意 3点 6分)

赏析
这是一首满含深挚情谊的赠别词,同时也流露出词人渴望抗金平戎的爱国情怀。
开禧元年(1205)七月,在史达祖随李璧使金前夕,吟社词友为之置酒送行,史达祖在席上赠赋《龙吟曲·陪节欲行留别社友》词。作为他的亲密社友,高观国于是也写下本词,预祝友人完成使命,早日归来。词的上片设想出使盛况和出使途中的见闻感受,寄托了深深的亡国之痛;下片称赞词友的文韬武略,对其此次出使寄予厚望,并婉转表达了对密友的真挚情谊。
“旆拂西风,客应星汉,行参玉节征鞍。缓带轻裘,争看盛世衣冠。”旆:古代旗末状如燕尾的垂毓,此泛指旌旗。星汉:即银河、天河,又称河汉。玉节:玉做的符节,古代用作出使的重要信物。几句大意是:持节使金的队伍即将跨马启程,旌旗在西风中飒飒飘动。你仿佛那乘槎上天河的海边之人一样,也是出使队伍中的一员。人们纷纷从四面八方涌来,争看个个身着宽带轻裘的豪华出行队伍,都说他们颇具盛世仪容,不输我大宋国威。开头几句设想出使前的盛况,旌旗、“玉节征鞍”、“缓带轻裘”、“盛世衣冠”等意象极力渲染场面的豪华,而“客应星汉”句则借用“乘槎上天河”的典故喻指出使,增添了几许神秘浪漫气息。据张华《博物志》载,传说天河与海想通,近世有位住在海边的人,年年八月乘浮槎前往天河,并遇一牵牛之人。后至蜀中问严君平,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
“吟倦西湖风月,去看北塞关山。过离宫禾黍,故垒烟尘,有泪应弹。”离宫禾黍:指战乱后的中原故都。《诗·王风·黍离》序云:“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文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几句大意是:你在西湖边对着无边风景吟咏作诗,已有缕缕倦意,正好可趁此行一睹北边边塞之关山。当你经过“彼黍离离”的故国宫苑,目睹那布满烟尘早被废弃的防御工事时,你将油然而生黍离之悲、沧桑之叹,并为此掉下几滴酸楚的眼泪。此四句设想词友出使途中的感受,寄寓着词人自己的伤悼故国之情。
“文章俊伟,颖露囊锥,名动万里呼韩。知素有、平戎手段,小试何难!”颖露囊锥:比喻有才能的人脱颖而出。据《史记·平原君列传》载,战国时,赵国平原君门客毛遂自荐请求随平原君出使楚国,以囊中之锥自比,后果然帮平原君出色完成使命。颖,锥尖。呼韩:即汉代的呼韩邪单于,这里借指金主。几句大意是:你所写的诗词文章英锋俊彩,绝伦超群,盛名甚至传到了金主耳中。而且我知道你平素对抗金平戎的策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正好可趁出使小试牛刀,相信你会很出色地完成出使任务。
这几句盛赞词友的文采武略,并表示现在正是他一显身手,为国效命的时候,并能不辱使命完成出使的人物。当时侂胃当权,力主北伐,李璧使金表面上是去祝贺金主完颜璟的生辰“天寿节”,实际则是欲借此窥察敌情,为北伐战争作准备。史达祖是韩侂胃的亲信,是坚决支持北伐的,因此被派陪李璧同行,是负有特殊使命的。这些情况想必词人也是深知的,故词中才提及“平戎手段,并云“小试何难!”表达出其对金国的蔑视和对抗金平戎的必胜信心。
“情寄吴梅香冷,梦随陇雁霜寒。立勋未晚,归来依旧,酒社诗坛。”吴梅:吴地(江南)的梅花。这句用陆凯自江南寄梅花给范晔的典故,并云“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典故,表示对友人的思念。梦随陇雁:用梁简文帝《赋得陇坻雁初飞》诗中“相思不得反,且寄别书归”句意,盼望词友早日寄书信归来。几句大意是:估计你到达金国时已是秋冬季节,我会将一枝带着冷香的吴梅从江南给你寄去,也希望你能早日让那塞北的鸿雁将你的书信捎给我,以解我魂牵梦绕之相思。等你立功而回,我们依旧可以在一起饮酒赋诗,结社交游,共度美好时光。“情寄吴梅香冷,梦随陇雁霜寒”两句化用二典,表意委婉缠绵,富有韵味,而深挚的友情尽在其中。
全词工巧含蓄,情真意切,风致绮丽,用典生动贴切,颇有清真余绪,通篇叙事和抒情融合,议论和赞扬相称,个人之情和爱国之情统一,语言圆熟,如弹丸脱手,格调清新,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977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欧阳修文集――卷一一五・河东奉使奏草卷上

      ◎札状十六首   【画一起请札子】   臣准敕差往河东,擘画粮草,合有起请事件,今具画一如后:   一、臣伏详敕旨,本为河东民力困乏,差臣擘画利害。窃虑州县未体朝廷之意,因而搔…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79
  • 寒食诗

    朝代:五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寒食时看郭外春,野人无处不伤神。平原累累添新冢,半是去年来哭人。

    古诗文 2020年3月10日
    798
  • ●卷一百三◎志林四十二条・异事

      ○朱炎学禅   芝上人言:近有节度判官朱炎学禅,久之,忽于《楞严经》若有所得者。问讲僧义江曰:“此身死后,此心何住?”江云:“此身未死,此心…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69
  • 玉门关盖将军歌翻译赏析

      《玉门关盖将军歌》作者为唐朝诗人岑参。其古诗全文如下:   行年三十执金吾,身长七尺颇有须。   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   南邻犬戎北接胡,将军到来备不虞。   五…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81
  • “太学李月生,升宇翁之次子也”阅读答案及句子翻译

    太学李月生,升宇翁之次子也。翁最富,以缸贮金,里人称之“八缸”。翁寝疾,呼子分金:兄八之,弟二之。月生觖望。翁曰:“我非偏有爱憎,藏有窖镪,必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60
  • 书戴嵩画牛文言文翻译|注释|道理

      《书戴嵩画牛》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篇散文。 文言文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9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