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翥《秋日》裘万顷《早作》阅读答案

秋日
高翥
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①传响答寒螀②。
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早作
裘万顷
井梧飞叶送秋声,篱菊缄香待晚晴。
斗柄③横斜河欲没,数山青处乱鸦鸣。
【注释】①蛩:蟋蟀。②螀:蝉类。③北斗星的勺柄。
1.对这两首宋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两首诗歌都从富有秋季特征的景物着笔,如《秋日》中的秋草、寒虫、豆荚花,《早作》中的落叶、篱菊,在诗人眼中,秋季时节的景物,似乎触处皆是诗。
B、两首诗歌对秋景的描写各有侧重。《秋日》侧重描画夏末秋初之景,如蟋蟀和蝉感阴气而啼,豆荚花夏末始发,而《早作》侧重描画秋天黎明时分的景色,如北斗横斜,银河隐没,群鸦鸣噪。C、“衔”字用词精妙,运用比喻手法,把无形的秋具体化,仿佛是小草伸长脖子首先衔住了秋的衣角,传神地刻画出了在秋色还不明显的时节小草叶尖上泛起的那一点黄色,使人联想到随之而来的会是秋意浓厚的金色庭院。
D、“缄”字用词精妙。篱边的菊花含苞待放,香气尚未发散,故曰“缄香”,写出了浓浓的秋意,极有情韵。
E、《早作》描绘了一幅雅洁的秋晨图,诗人由近及远,很有层次地展现了农村黎明时的景色,诗中的篱菊、远山,颇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从中透露出淡淡的归隐情怀。
2.这两首宋诗对秋景的描写手法有何相同之处?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所抒发的感情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概括。(6分)

参考答案
1、C(3分)E(2分)。
【解析】C项“比喻手法“错误,应为”拟物手法”。E项“淡淡的归隐情怀”错误,本诗并不象陶诗那样偏于静态和心境的描写,本诗用“乱鸦鸣”三字收束,点染出黎明时的欢闹气氛,这里的菊景山色,在晨风啼鸦的烘托下,显得颇有生气,并无归隐的心境。
2、表现手法:①都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秋日》中秋草泛黄、豆荚花伸向邻院为视觉描写,蟋蟀、寒蝉啼鸣为听觉描写;《早作》中井边的梧桐叶飘飞、篱菊待放、北斗横斜、银河隐没、青山数座为视觉描写,乱鸦啼鸣为听觉描写,生动地表现了秋景之美。②都运用了拟人手法。《秋日》中“似解通邻好”一句把豆荚花人格化,写豆荚花似乎懂得“远亲不如近邻”的俗话,藤曼殷勤地越过墙头,伸向隔壁邻居院中。《早作》中“送”和“待”字运用拟人手法,写落叶传达着秋天的声息,篱菊等待着傍晚时的雨霁天晴,富有情趣。(任答一点给4分,共4分。其中答对手法给2分,分析准确给2分)
表达的感情:①相同点:两首诗歌都表达了对秋日富有情趣和诗意的景色的喜爱之情。(2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977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岳阳楼记原文以及翻译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为重修岳阳楼写的。岳阳楼记原文以及翻译,我们来看看。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6
  •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沈佺期《独不见》全诗翻译赏析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译文]  是谁让这少妇含着愁怨思念丈夫却又见不了丈夫,现在偏偏又叫那惹人相思的明月透过窗纱去照在她流黄帐幔上的呢? &n…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67
  • 适合感恩节唱的赞美诗歌

    适合感恩节唱的赞美诗歌(精选7首)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对诗歌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诗歌饱含丰富的感情和想象。你知道什么样的诗歌才能算得上是好的诗歌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

    古诗文 2022年11月4日
    283
  • 曾几《寓居吴兴》阅读答案及赏析

    寓居吴兴 [南宋]曾几 相对真成泣楚囚,遂无末策到神州。 但知绕树如飞鹊,不解营巢似拙鸠。 江北江南犹断绝,秋风秋雨敢淹留? 低回又作荆州梦,落日孤云始欲愁。 【注】曾几:两宋之际…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6
  • 荀巨伯探病友文言文翻译

    荀巨伯探病友文言文翻译   荀巨伯探病友又称荀巨伯探友,是一首文言文,南北朝刘义庆所作,下面是荀巨伯探病友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文言文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43
  • 《刻舟求剑》出自哪里?

    《刻舟求剑》出自 战国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察今》.刻舟求剑【发 音】 kè zhōu qiú jiàn【解 释】 死守教条,…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7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