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景宗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和译文

曹景宗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和译文

  曹景宗,字子震,新野人也。父欣之,为宋将,位至征虏将军、徐州刺史。景宗幼善骑射,好畋猎。常与少年数十人泽中逐麞鹿,每众骑赴鹿,鹿马相乱,景宗于众中射之,人皆惧中马足,鹿应弦辄毙,以此为乐。未弱冠,欣之于新野遣出州,以匹马将数人,于中路卒逢蛮贼数百围之。景宗带百余箭,乃驰骑四射,每箭杀一蛮,蛮遂散走,因是以胆勇知名。颇爱史书,每读《穰苴》《乐毅传》,辄放卷叹息曰:丈夫当如是!

  建武四年,太尉陈显达督众军北围马圈,景宗从之,以甲士二千设伏,破魏援拓跋英四万人。及克马圈,显达论功,以景宗为后,景宗退无怨言。魏主率众大至,显达宵奔,景宗导入山道,故显达父子获全。

  五年,魏拓跋英寇钟离,围徐州刺史昌义之。高祖诏景宗督众军援义之,豫州刺史韦睿亦预焉,而受景宗节度。先是,高祖诏景宗等逆装高舰,使与魏桥等,为火攻计。令景宗与睿各攻一桥,睿攻其南,景宗攻其北。六年三月,春水生,淮水暴长六七尺。睿遣所督将冯道根、李文钊、裴邃、韦寂等乘舰登岸,击魏洲上军尽殪。景宗因使众军皆鼓噪乱登诸城,呼声震天地。(魏将)杨大眼于西岸烧营,英自东岸弃城走。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淮水为之不流。景宗令军主马广蹑大眼至濊水上,四十余里,伏尸相枕。义之出逐英至洛口,英以匹马入梁城,缘淮百余里,尸骸枕藉。生擒五万余人,收其军粮器械,积如山岳,牛马驴骡,不可胜计。景宗乃搜军所得生口万余人,马千匹,遣献捷。

  景宗为人自恃尚胜,每作书,字有不解,不以问人,皆以意造焉。虽公卿无所推,惟韦睿年长,且州里胜流,特相敬重,同宴御筵,亦曲躬谦逊,高祖以此嘉之。高祖数宴见功臣,共道故旧,景宗醉后谬忘,或误称下官,高祖故纵之,以为笑乐。

  8.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中路卒逢蛮贼数百围之 卒:最终

  B.及克马圈,显达论功,以景宗为后 克:攻占

  C.击魏洲上军尽殪 殪:杀死

  D.景宗令军主马广蹑大眼至濊水上 蹑:追击

  9.下面五句话中全部表现曹景宗技能超群、才干卓异的一组是( )

  ①鹿马相乱,景宗于众中射之 ②每箭杀一蛮,蛮遂散走

  ③每读《穰苴》、《乐毅传》,辄放卷叹息曰:丈夫当如是!

  ④击魏洲上军尽殪 ⑤不以问人,皆以意造焉

  ⑥景宗因使众军皆鼓噪乱登诸城,呼声震天地。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④⑥ D.①②⑥

  10.下列对文意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景宗年少时不仅擅长骑马射箭,而且酷爱读书,有远大的志向,认为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像穰苴、乐毅那样为国家建功立业。

  B.在马圈之战中,景宗用两千奇兵击破北魏援军中山王拓跋英的四万人马,战后论功却被陈显达排到了后面,景宗毫无怨言,仍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使显达父子得以保全性命。

  C.在增援徐州刺史昌义之的战役中,景宗采用火攻烧毁魏军营垒,俘虏五万多人,收缴的军粮、武器装备堆积如山,牛马驴骡不可胜数。

  D.武帝经常设宴接见功臣,共叙故旧。景宗酒后胡言乱语,有时讲错下属官吏的名字。武帝故意任他讲下去,以此取笑娱乐。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高祖诏景宗督众军援义之,豫州刺史韦睿亦预焉,而受景宗节度。(6分)

  (2)虽公卿无所推,惟韦睿年长,且州里胜流,特相敬重。(5分)

  参考答案:

  8. A(卒,通猝,突然。) 9. D(③说的是景宗的’志向;④是韦睿的部下作为;⑤是说景宗为人自负好胜。) 10. C(景宗采用火攻烧毁魏军营垒不符合原文。原文是魏将杨大眼抵挡不住,于是在西岸烧营后撤。) 11. 看参考译文。

  参考译文:

  曹景宗,字子震,新野县人。父亲曹欣之,在宋做官,位至徐州刺史。曹景宗年少时就擅长骑马射箭,喜欢打猎,经常和几十个少年一起在沼泽中追逐獐鹿等野兽。每当大家骑马追赶鹿,鹿和马搅和在一处时。景宗就在人群中射鹿。大家都担心射中马蹄,结果鹿应箭倒毙。景宗以此为乐。景宗尚未成人的时候.父亲欣之在新野派他出州远行,他仅骑一匹马带着几个人,在路上突然遇上数百个南蛮盗匪,团团围住了他们。景宗身带一百多支箭,每支射杀一个南蛮,蛮匪于是只好逃散,景宗于是以胆大闻名。他酷爱读史书,每当读到《穰苴传》和《乐毅传》,总是放下书卷叹息说:大丈夫就应当这样!

  建武四年,他随太尉陈显达往北围攻马圈城,用两千奇兵击破北魏援军中山王拓跋英的四万人马。攻克马圈之后,显达论功行赏,把景宗排到了后面,景宗退居一旁毫无怨言,北魏孝文帝率大军浩浩荡荡开来,显达夜里出逃,景宗领着众人进入山间小道,显达父子因此保全了性命。

  建武五年,北魏中山王拓跋英进攻钟离,把徐州刺史昌义之围在城中。武帝诏令景宗统领各路人马增援义之,豫州刺史韦睿也参加增援,受景宗调度。这之前,诏令景宗等人预先装置好高高的战舰,使得和魏军桥梁相齐。这是从火攻的需要考虑的。命令景宗和韦睿各攻一座桥,韦睿攻南边的,景宗攻北边的。建武六年三月。由于春水发生,淮河水暴涨六七尺。韦睿派遣部将冯道根、李文钊、裴邃、韦寂等人乘舰登岸,攻击洲上城垒外的魏军,将他们全部消灭。景宗命令各路大军再擂鼓呐喊,蜂拥攀登魏军各座城垒,喊杀声震天动地,魏将杨大眼在西岸纵火烧营,拓跋英从东岸弃城逃跑。各营垒纷纷土崩瓦解,魏军都抛弃武器和铠甲,争相过河而掉进水里淹死,淮水都因尸首阻塞而停止流动。景宗命令主将马广追击杨大眼,追了四十多里一直到渡水上。沿途魏军尸首相枕。昌义之也从城里出来追击拓跋英直到洛口。拓跋英只身单骑逃进粱城。沿淮河一百多里,魏军尸骨遍地。俘虏五万多人,收缴的军粮、武器装备堆积如山,牛马驴骡不可胜数。景宗于是将搜到的一万多人,上千匹马.送上报捷献功。

  景宗为人自负好胜,每当写文书,碰到不知道的字,不去问人,而是臆造,即使公卿大夫也不推重,因为韦睿年长,而且是州里的名流,景宗只对他特别敬重。同赴皇帝宴会,也向他躬身表示谦逊。武帝因此而赞扬景宗。武帝经常设宴接见功臣,共叙故旧。景宗酒后胡言乱语,有时讲错下属官吏的名字。武帝故意任他讲下去,以此取笑娱乐。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0183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诗意: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出自郑思肖《寒菊/画菊》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81
  • 师说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师说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84
  • 咏竹诗词辑精选赏析

    竹诗词辑 【咏竹诗】   怀风枝转弱。防露影逾浓。既来丹穴凤。还作葛陂龙。   【咏竹诗】   竹生荒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谁能制长笛。…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3
  • “门前不改旧山河,破虏曾轻马伏波”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门前不改旧山河,破虏曾轻马伏波。”这两句是说,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后,还多次和吐蕃、回纥周旋,力挽危局,他破虏的功绩超过了东汉的马援,使唐王朝的统治得以继…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208
  • 文言文《素问·血气形志》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素问·血气形志》原文及翻译   原文   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足太阳与少…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3
  • 唐诗塞下曲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卢纶

    作者:卢纶 朝代:〔唐代〕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译文及注释 塞下曲译文 死寂之夜,乌云遮月,天边大雁惊飞,单于的军队想要趁着夜色悄悄潜逃。 正…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19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