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临考复习题之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临考复习题之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

  (一)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二)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①者胜,上下同欲②者胜,以虞③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④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节选自《孙子?谋攻》)

  注:①用:使用。 ②同欲:目标一致。 ③虞:戒备,准备。 ④将能而君不御:将帅有才能,国君不干涉。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公将鼓之 鼓:

  (2)既克,公问其故 克: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3. 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特点?(2分)

  4. 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得胜利印证了语段(二)中的一些说法,请选择其中一个简要说明。(2分)

  参考答案:

  1.(1)击鼓(1分) (2)战胜(1分) (共2分)

  2.我看见他们的.车辙印混乱,望见他们的军旗倒下,所以追击他们(2分)

  3.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担心齐国有埋伏) 表现了曹刚沉着、冷静、谨慎的特点(一问1分。共2分)

  4.①鲁庄公对曹刿言听计从,可谓“将能而君不御” ②鲁国君臣一心,可谓“上下同欲” ③曹刿在选择进攻和追击的时机上审时度势,可谓“知己知彼”(答出其中一个方面即可。若从其他角度回答,能言之有理也可。2分)

  (九)河南实验区(共14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8—22题。 (共10分)

  (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宋昭公出亡①,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②,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③数百人,被④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⑤者众也。

  (节选自《新序》)

  注:①出亡:国亡后出逃。②发政举事:施政做事。③侍御:侍从妃子。④被:穿上。

  ⑤谄谀:谄媚奉承。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臣之妻私臣 私: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0.邹忌的进谏为什么能让齐威王称“善”?(2分)

  21.齐威王和宋昭公的周围同样都有谄谀者,然而齐国能够“战胜于朝廷”,宋昭公却不得不“出亡”,结合语段说说造成这样不同结局的原因有哪些。(2分)

  22.从上面两个语段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

  参考答案:

  18.(1)偏爱 (1分)(2)当面 (1分) (共2分)

  19.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太深了 (逗号前后各1分。共2分)

  20.①从日常小事人手,以家比国,以己比君 ②使用排比的方式,增强语势,有力阐明了自己的观点③语言委婉含蓄,使对方受到启发 ④处处为国为君着想,晓以利害 (答出其中一点,言之成理即可。2分)

  21.齐国有邹忌这样善于进谏的大臣,齐威王也善于纳谏。而宋昭公却一直被谄谀者包围,听不到谏言 (齐国、宋国情况各1分。齐国情况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共2分)

  22.示例:给别人提意见要注意方式(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批评和建议 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阿谀奉承者蒙蔽 要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等) (言之成理即可。2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0199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的四种特殊句式

    文言文的四种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29
  • 吴起者卫人也的文言文阅读和答案

    吴起者卫人也的文言文阅读和答案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①,相田文②。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38
  • 太祖撷衣文言文翻译

    太祖撷衣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28
  • 《燕归梁·一片游尘拂镜湾》诗词原文及赏析

      《燕归梁·一片游尘拂镜湾》作者为宋朝诗人吴文英。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片游尘拂镜湾。素影护梅残。行人无语看春山。背东风、两苍颜。   梦飞不到梨花外,孤馆闭、五更寒。谁怜消渴…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41
  • 送人归京师

    朝代:宋代 作者:陈与义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古诗文 2020年3月8日
    620
  • 【双调】寿阳曲(山无数)

             珠帘秀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6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