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蜀韵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

文心蜀韵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

  元代人张翥《谒文昌阁》:“天地有大文,吾蜀擅宗匠。”吾蜀曩有“文宗在蜀”的传统。这个传统由文翁倡其教,赋圣司马相如开其端,“乡党慕循其迹”,严君平、相如、王褒、扬雄成为“以文辞显于世”、“文章冠天下”的汉代四大家,他们都是蜀人。

  汉代儒圣扬雄还被他的朋友桓谭誉为“西道孔子”,也是“东道孔子”,具有汉代儒圣的地位。文学革新前驱陈子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宋代文宗苏轼与陆游、明代文坛著述第一人杨升庵、清代涵海大家李调元、性灵诗宗张问陶,直到现代文化巨人郭沫若和巴金,这些“天下第一秀才’均出生于蜀,或虽不是蜀人,却是因巴蜀文化熏陶而成就为文化巨人的。他们不仅是文坛宗主,而且是百科全书型大家。尤其是司马相如是文韬武略的通儒,他开启了巴蜀文宗重文学、重今经学的传统,成为后代文宗从扬雄到郭沫若师法的榜样。这正是蜀人“发散式”思维方式的生动体现,它在文学上形成浪漫主义倾向,富于文采和想象力,这对后世富于激情、奇幻的文化心理有相当的启示作用。

  与前述古蜀仙道与巴蜀道教相联系,文心蜀韵也浸润于巴蜀文人思维,成为巴蜀文人以仙游为特征的浪漫型发散性思维定势。司马相如倡导的仙游文化是其开端。他写的`《大人赋》淋漓尽致地表现出羽化登仙、凌霄步虚的仙游四方的气概。汉武帝读了这篇赋,竟然感觉“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意”。以仙化浪漫为特征的蜀文学就是由这篇赋开端,形成为巴蜀的“文心”。

  司马相如的赋论最独到之处是分为“赋家之心”与“赋家之迹”。“赋家之心”指的是“文心”,是性灵,是赋家的本性、心灵与眼界、境界。赋家之心“包括宇宙,总搅人物”,“控引天地,错综古今”,这是何等开阔的世界眼光。这种“文心”是“斯乃得于内,不可得而传”,可意会不可言传,可捉摸而难于形诸文字,犹如佛祖拈花迦叶含笑一样,靠内在心灵的开悟与精神的流动。这就是巴蜀人的“文心”,巴蜀人的文化性格。

  至于“赋家之迹”则是指有善于“列锦绣而为质”写作锦绣文章的路径和方法。赋家之心与赋家之迹,构成相如浪漫主义文学的根基,开巴蜀文学好梦幻迷离好想象的浪漫主义先河,从相如到苏轼到郭沫若,直到今天蜀中的朦胧派诗群,始终传承着,流淌着,形成了神 奇梦幻的巴蜀文学的历史长河。

  5.对“吾蜀曩有‘文宗在蜀’的传统”的理由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代人张翥在《谒文昌阁》中有“天地有大文,吾蜀擅宗匠”的语句。

  B.文翁在蜀地大力兴办教育,为“文宗在蜀”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蜀人严君平、相如、王褒,扬雄等以“文辞显于世”、“文章冠于天下”。

  D.相如开创了好奇幻、想像的文学传统,苏轼、郭沫若等继承了这个传统。

  6.对作者所介绍的巴蜀文化巨人的特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他们具有儒圣的地位,是各个时代的天下第一秀才。

  B.他们都受了巴蜀文化的熏陶,是百科全书型的大家。

  C.他们有文韬武略,具有重文宗、重今经学的传统。

  D.他们受道教影响,其文学作品都与仙游文化有关。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相如开启了巴蜀文化的传统,成为后来巴蜀文人们效仿的榜样。

  B.由于巴蜀道教的影响,巴蜀文人有以仙游为特征的浪漫型思维定势。

  C.相如《大人赋》表现的仙游气概,让汉武帝产生了修炼成仙的想法。

  D.相如倡导的“赋家之心”具有开阔的世界眼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答案:

  5.A(是张翥的观点,而不是理由)

  6.B(A项,只有扬雄被尊为儒圣,各个时代的第一秀才并非都出于蜀地;C项,原文指的是司马相如,并不是所有的蜀地文化巨人都具有这个特点;D项,并非所有的作品都与仙游有关)

  7.C(原文是汉武帝读了《大人赋》产生了仙游天地般的感觉)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0501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初中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初中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嫌淡而无味。主人既闻,乃益盐。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曰:有盐乎?有盐…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62
  • 悯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注释1.悯:怜悯。 2.粟:(sù) 简析这是一首揭露社会不平、同情农民疾苦的诗,着重写旧社会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 第一、二句“春…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94
  • 写杨贵妃墓的诗词大全

    杨贵妃墓,在陕西省兴平县马嵬坡。马嵬在唐代本是一个驿站,天宝十五年 (756年)六月,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马嵬之变,绝代佳人杨贵妃葬身于此地。杨贵妃,小字玉环,她不但姿容绝世,而且“…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52
  • 买椟还珠文言文翻译

    买椟还珠文言文翻译   买椟还珠是一个贬义词,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接下来小编搜集了买椟还珠文言文翻译,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买椟还珠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67
  • 司空曙《送柳震入蜀》《送人游岭南》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送柳震入蜀 司空曙 粉堞连青气,喧喧杂万家。夷人祠竹节,蜀鸟乳桐花。 酒报新丰景,琴迎抵峡斜。多闻滞游客,不似在 天涯。 送人游岭南 司空曙 万里南游客,交州见柳条。逢迎人易合,时…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8
  • “李重,字茂会,江夏钟武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李重,字茂会,江夏钟武人也。重少好学,有文辞;早孤,与群弟居,以友爱著称。弱冠为本国中正,逊让不行。后为始平王文学,上疏陈九品。迁太子舍人,转尚书郎。时太中大夫恬和表陈便宜称汉孔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