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蜀韵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

文心蜀韵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

  元代人张翥《谒文昌阁》:“天地有大文,吾蜀擅宗匠。”吾蜀曩有“文宗在蜀”的传统。这个传统由文翁倡其教,赋圣司马相如开其端,“乡党慕循其迹”,严君平、相如、王褒、扬雄成为“以文辞显于世”、“文章冠天下”的汉代四大家,他们都是蜀人。

  汉代儒圣扬雄还被他的朋友桓谭誉为“西道孔子”,也是“东道孔子”,具有汉代儒圣的地位。文学革新前驱陈子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宋代文宗苏轼与陆游、明代文坛著述第一人杨升庵、清代涵海大家李调元、性灵诗宗张问陶,直到现代文化巨人郭沫若和巴金,这些“天下第一秀才’均出生于蜀,或虽不是蜀人,却是因巴蜀文化熏陶而成就为文化巨人的。他们不仅是文坛宗主,而且是百科全书型大家。尤其是司马相如是文韬武略的通儒,他开启了巴蜀文宗重文学、重今经学的传统,成为后代文宗从扬雄到郭沫若师法的榜样。这正是蜀人“发散式”思维方式的生动体现,它在文学上形成浪漫主义倾向,富于文采和想象力,这对后世富于激情、奇幻的文化心理有相当的启示作用。

  与前述古蜀仙道与巴蜀道教相联系,文心蜀韵也浸润于巴蜀文人思维,成为巴蜀文人以仙游为特征的浪漫型发散性思维定势。司马相如倡导的仙游文化是其开端。他写的`《大人赋》淋漓尽致地表现出羽化登仙、凌霄步虚的仙游四方的气概。汉武帝读了这篇赋,竟然感觉“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意”。以仙化浪漫为特征的蜀文学就是由这篇赋开端,形成为巴蜀的“文心”。

  司马相如的赋论最独到之处是分为“赋家之心”与“赋家之迹”。“赋家之心”指的是“文心”,是性灵,是赋家的本性、心灵与眼界、境界。赋家之心“包括宇宙,总搅人物”,“控引天地,错综古今”,这是何等开阔的世界眼光。这种“文心”是“斯乃得于内,不可得而传”,可意会不可言传,可捉摸而难于形诸文字,犹如佛祖拈花迦叶含笑一样,靠内在心灵的开悟与精神的流动。这就是巴蜀人的“文心”,巴蜀人的文化性格。

  至于“赋家之迹”则是指有善于“列锦绣而为质”写作锦绣文章的路径和方法。赋家之心与赋家之迹,构成相如浪漫主义文学的根基,开巴蜀文学好梦幻迷离好想象的浪漫主义先河,从相如到苏轼到郭沫若,直到今天蜀中的朦胧派诗群,始终传承着,流淌着,形成了神 奇梦幻的巴蜀文学的历史长河。

  5.对“吾蜀曩有‘文宗在蜀’的传统”的理由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代人张翥在《谒文昌阁》中有“天地有大文,吾蜀擅宗匠”的语句。

  B.文翁在蜀地大力兴办教育,为“文宗在蜀”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蜀人严君平、相如、王褒,扬雄等以“文辞显于世”、“文章冠于天下”。

  D.相如开创了好奇幻、想像的文学传统,苏轼、郭沫若等继承了这个传统。

  6.对作者所介绍的巴蜀文化巨人的特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他们具有儒圣的地位,是各个时代的天下第一秀才。

  B.他们都受了巴蜀文化的熏陶,是百科全书型的大家。

  C.他们有文韬武略,具有重文宗、重今经学的传统。

  D.他们受道教影响,其文学作品都与仙游文化有关。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相如开启了巴蜀文化的传统,成为后来巴蜀文人们效仿的榜样。

  B.由于巴蜀道教的影响,巴蜀文人有以仙游为特征的浪漫型思维定势。

  C.相如《大人赋》表现的仙游气概,让汉武帝产生了修炼成仙的想法。

  D.相如倡导的“赋家之心”具有开阔的世界眼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答案:

  5.A(是张翥的观点,而不是理由)

  6.B(A项,只有扬雄被尊为儒圣,各个时代的第一秀才并非都出于蜀地;C项,原文指的是司马相如,并不是所有的蜀地文化巨人都具有这个特点;D项,并非所有的作品都与仙游有关)

  7.C(原文是汉武帝读了《大人赋》产生了仙游天地般的感觉)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0501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语文文言文片段练习题

    语文文言文片段练习题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56
  • 高中语文文言文中的借代方法

    高中语文文言文中的借代方法   “借代”就是不直接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借代”也叫“换名”,这样的换名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86
  • 文言文《画地学书》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画地学书》原文及翻译   《画地学书》是一篇小学生必学的’文言文,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画地学书》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欧阳…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77
  • 《乙卯重五诗》翻译赏析

      《乙卯重五诗》作者为宋朝诗人陆游。其古诗全文如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79
  • ●卷五十三◎奏议二十七首

      【缴词头奏状六首·范子渊】   元?元年二月八日,朝奉郎试中书舍人苏轼状奏。今月八日,准吏房送到词头一道,司农少卿范子渊知兖州者。右臣谨按:子渊见为殿中侍御史吕陶…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74
  • 出自蓟北门行拼音版李白古诗翻译

    “出自蓟北门行拼音版李白古诗翻译”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出自蓟北门行拼音版李白古诗 《​ 出chū自zì蓟jì北bě…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8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