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发于畎亩之中”“越国大饥,王恐”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越国大饥,王恐,召范蠢而谋。范蠡白:“王何患焉?今之饥,此越之福,而吴之祸也。夫吴国甚富,而财有馀,其王年少,智寡才轻,好须臾之名,不思后患。王若重币卑辞以请籴于吴,则食可得也。食得,其卒越必有吴,而王何患焉?”越王日:“善!”乃使人请食于吴。不出三年,夫差为禽
(选自《吕氏春秋》有删改)
注:①范蠢:人名,越国大臣。币卑:谦恭、恭顺。③籴:买进谷物。④夫差吴国君主。⑤禽:通“擒”,捉住。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D 
A.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起用。
B.劳其筋骨               劳:使……劳累。
C.人恒过然后能改         过:犯错。
D.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衡:平衡。
(2)把语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 
(3)语段(甲)开篇运用六个排比,其作用是什么?
(4)同样是说明居安恩危的重要性,语段(甲)和语段(乙)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D(A正确;B正确;C正确;D衡,通“横”,梗塞,指不顺;故选D。)
(2)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
(3)增强气势,有力地论证了患难出人才的道理,也引出下文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议论。
(4)甲文是议论,乙文是记叙。

参考译文
(甲)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乙)
    越国遭到严重饥荒,越王很害怕,把范蠡找来商量。范蠡说:“您忧虑什么呢?现在的饥荒正是越国的福分、吴国的祸患。吴国非常富足,财富有余,他们的君主年轻,缺少智谋和才能,喜欢一时的名声,不考虑后患.您如果用贵重的礼物、谦卑的言辞去向吴国借粮,粮食就可以得到。得到粮食,最终越国必定会占有吴国,您又何必忧虑呢?”越王说:“好!”于是就派人向吴国请求借粮。不到三年,吴国也遭受饥荒,派人向越国请求借粮,越王不给,反而攻打吴国,吴王夫差便被活捉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0831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苏辙《管幼安画赞(并引)》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管幼安画赞(并引) [宋]苏辙 予自龙川归居颍川十有三年,杜门幽居,无以自适,稍取旧书阅之,将求古人而与之友。盖于三国得一焉,曰管幼安宁①。幼安少而遭乱,渡海居辽东三十七年而归。归…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3
  •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代: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174
  • 陈宠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

    陈宠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   陈宠   陈宠字昭公,少为州郡吏,辟司徒鲍昱府,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陈宠。是时三府掾属专尚交游,以不肯视事为高,宠常非之,独勤心物务,数为昱陈当世便宜。…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2
  • 王全斌,并州太原人原文及译文赏析

      王全斌,并州太原人。其父事庄宗,为岢岚军使,私畜勇士百余人,庄宗疑其有异志。召之,惧不敢行。全斌时年十二,谓其父曰:“此盖疑大人有他图,愿以全斌为质,必得释。”父从其计,果获全…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72
  • 孟母戒子

    朝代:两汉 作者:韩驹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渲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

    古诗文 2020年3月1日
    640
  • 文言文虚词则的用法素材

    文言文虚词则的用法素材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司马迁《鸿门宴》)   ②故木受…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6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