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要三到文言文翻译注释

读书要三到文言文翻译注释

  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本文就来分享一篇读书要三到文言文翻译注释,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读书要三到

  宋代:朱熹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译文

  只要是读书,就要每个字都读得很大声,不可以读错一个字,不可以少读一个字,不可以多读一个字,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勉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自然而然就顺口而出,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忘记。古人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道理了。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致志,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注释

  误:错。

  倒:颠倒。

  牵强暗记:勉强默背大意。

  见:同“现”,表露出来。

  晓:知道。

  漫浪:随随便便,漫不经心。

  急:重要,要紧。

  矣:相当于''了"

  岂:时常,习

  乎:吗,语气词

  作家朱熹简介: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余尝谓:我曾经说过。谓,说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453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李白拼音版及译文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李白拼音版及译文”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李白拼音版 《 答dá王wáng十…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243
  • 戴名世河墅记原文及译文赏析

      戴名世   原文:   【1】江北之山,蜿蜒磅礴,连亘数州,其奇伟秀丽绝特之区,皆在吾县。县治枕山而起,其外林壑幽深,多有园林池沼之胜。出郭循山之麓,而西北之间,群山逶逦,溪水…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50
  •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于》的用法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于》的用法   (一)介词。   1.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③青,取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58
  • 秋夜――鲁迅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上面…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68
  • 《宋史·洪遵传》原文翻译

      原文:   洪遵,字景严,皓仲子也。自儿时端重如成人从师业文不以岁时寒暑辍父留沙漠母亡遵孺慕攀号既葬兄弟即僧舍肄词业夜枕不解衣以父荫补承务郎,与兄适同试博学宏词科,中魁选,赐进…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7
  • “从此静窗闻细韵, 琴声长伴读书人。”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从此静窗闻细韵, 琴声长伴读书人。”的诗意:从此静静的书窗外可以听这细微的松声,如琴声一般常伴着读书人。 出自李群玉《书院二小松》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