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人涉澭文言文翻译

荆人涉澭文言文翻译

  荆人涉澭用以讽刺拘泥于成法,不知道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通的行为。接下来小编搜集了荆人涉澭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荆人涉澭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为治,岂不悲哉!

  注释

  1、欲:想要,将要。

  2、袭:偷袭。

  3、使:派。

  4、荆:楚国的别称。涉:趟水。澭水:古澭水的下游,东入泗水。

  5、弗:不。

  6、表:名词作动词用,立标记。

  7、暴益:突然上涨。益:同“溢”,满,涨。暴:突然。

  8、溺死:被水淹死。溺:淹没。

  9、而:如,好像。

  10、循:按照、依照

  11、今水已变而益多矣:(益):更

  12、荆人:即楚人。

  13、向:根据。导:指引导渡河。

  14、都舍:都市里的房屋。

  15、尚犹:仍旧。

  16、法先王之法:前一个“法”字在句子中充当谓语,是动词,“效法”的意思。后一个“法”是名词,“法令”的意思。

  17、亏:欠缺,缺损,这里引申为差异的意思。一说“亏”通“诡”,意思是“不能适应”

  18、导:渡。

  19、澭:水名。

  译文

  楚国人想偷袭宋国,派人事先测量澭水的深浅并设立标志。澭水突然上涨,楚人不知道。依然按之前的标志在黑夜渡河,结果淹死一千多人,楚军惊恐万状,溃不成军,就像都市里的房屋倒塌一样。 原先做好标志的时候本是可渡水过河的`,如今河水暴涨,水已越涨越高了,楚人还是按着原来的标志过河,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

  现在的国君取法先王的法令制度,就有些像这种情况。时代已经与先王的法令制度不相适应了,但还在说这是先王的法令制度,因而取法它。用这种方法来治理国家,难道不可悲吗?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1791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李陵论》练习题

    文言文《李陵论》练习题   李陵论   白居易   《论》曰:忠、孝、智、勇四者,为臣、为子之大宝也。故古之君子,奉以周旋,苟一失之,是非人臣人子矣。汉李陵策名上将,出讨匈奴,窃谓…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49
  •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思及全词赏析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译文]  在我年轻的时候,一点也不知道忧愁是怎样的滋味;只是一味地想爬上高楼,爬得越高越好;并且想模…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318
  • 浣溪沙

    倾坐东风百媚生,万红无语笑逢迎。照妆醒睡蜡切轻,采蛇横斜春不夜。维霞浓淡月做外,梦中重到锦官城。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49
  • 外戚世家序

    朝代:两汉 作者:司马迁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夏之兴也以涂山,而桀之放也以末喜。殷之兴也以有娀,纣之杀也嬖妲己。周…

    古诗文 2020年3月6日
    680
  • 关于《本草纲目草部野菊》 的文言文

      作者:李时珍   释名   苦薏。   气味   (根、叶、茎、花)苦、辛、温、有小毒。   主治   无名肿毒。用野菊花连茎捣烂,酒煎,乘热服,让汗发出;另以药渣敷患处。又方…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42
  • 欧阳修《答陕西安抚使范龙图辞辟命书》原文及翻译

    欧阳修《答陕西安抚使范龙图辞辟命书》原文及翻译   导语: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欧阳…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6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