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耳文言文翻译

张耳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对很多孩子来说,都是一个弱项,很多同学觉得文言文翻译很难,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张耳的文言文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张耳

  张耳、陈余,皆魏名士。秦灭魏,悬金购两人。两人变姓名,俱之陈(1),为里监门(2)以自食。吏尝以过笞(3)陈余,余怒欲起,张耳蹑(4)之,使受笞。吏去,耳乃引余之桑下,数之曰:“姑吾与公言何若,今见小辱,而欲死一吏乎!”勾践石室,淮阴(5)胯下,皆忍小耻,以就大业也。陈余浅躁,不及张耳远甚,所以一成一败。

  [注释]

  (1)陈:陈国。

  (2)为里监门:做守卫里门的职务。

  (3)笞:鞭打。

  (4)蹑:踩。

  (5):淮阴:韩信,西汉开国功臣。

  翻译:

  陈余浅薄浮躁,跟张耳比起来差的很远,所以后来他们一个成功一个失败。

  张耳,陈余都是魏国有名的士人。秦国灭掉了魏国之后,用大量财物来悬赏他们两人。两人于是改变姓名,逃到了陈国,做了里监门这个职位来养活自己。

  一个小吏曾经因为一个错误要鞭笞陈余,陈余十分愤怒想要起来反抗,张耳用脚踩了他一下,示意自己来受鞭笞。小吏离开后,张耳于是带陈余来到桑树下面,

  批评数落他说:“过去我跟你说了什么,如今被小小的羞辱了一下,就要杀死一个小吏!”勾践忍辱负重住在石头屋子里,淮阴王韩信从别人的胯下爬过,都是忍了小耻辱

  ,来成就大事业。陈余浅薄浮躁,跟张耳比起来差的很远,所以后来他们一个成功一个失败。

  阅读练习答案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耳乃引余之桑下( 拉 ) (2)不及张耳远甚( 比得上 )

  2.对文中划线句的’意思理解的正确的一项是___D_____________。(3分)

  A.如今受到一点小小的屈辱,却想把一个小吏弄死吗?

  B.如今看见一点小小的屈辱,却想死在一个小吏手里吗?

  C.如今看到一点小小的屈辱,却想把一个小吏弄死吗?

  D.如今受到一点小小的屈辱,却想死在一个小吏手里吗?

  3. 从文中看,陈余、张耳之所以一成一败是因为陈余性格“____浅躁_____________“,

  而张耳却能做到“_____忍小耻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4. 与文中提到的勾践和韩信两个历史人物无关的一个成语是_____C______。(2分)

  A.多多益善 B.卧薪尝胆 C.望梅止渴 D.胯下之辱

  5.从文中看,陈余、张耳之所以一成一败是因为陈余性格“___浅躁_________”,

  而张耳却能做到“___忍小耻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6、翻译(2分)

  陈余浅躁,不及张耳远甚,所以一成一败。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2290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谱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9
  • 汤琵琶传文言文翻译

    汤琵琶传文言文翻译   汤琵琶传的文言文及其翻译就在下面,各位,我们大家一起看看下面的文章吧!   汤琵琶传文言文翻译  汤琵琶传   王猷定   汤应曾,邳州人,善弹琵琶,故人呼…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31
  • 木兰诗文言文翻译

    木兰诗文言文翻译   木兰诗文言文翻译:   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房门织布。听不见织布机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惦记什么?(木兰答道)我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41
  • 《双调·折桂令·赠胡存善》原文及赏析

      双调·折桂令·赠胡存善   作者:王举之   问哈蜊风致何如①?秀出乾坤,功在书。 云叶轻灵,灵华纤腻,人物清癯。   采燕赵天然丽语,拾姚卢肘后明珠③。   绝妙功夫,家住西…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39
  • 《中山狼传》文言文翻译

    《中山狼传》文言文翻译   《中山狼传》来自明代马中锡《东田文集》中的《中山狼传》,全文及注译如下,欢迎阅读。   原文:赵简子(春秋时晋国大夫)大猎于中山,虞人(掌管山泽的官吏)…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61
  • 《李氏之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李氏之鸠 原文 李氏有一鸠,能为人言,过于鹦鹉,甚慧,养之数年矣.日则飞翔于廊楹帘幕间,不远去。夕宿于笼,以避狸鼠。见僮婢有私持物及摘花者,必告其主人。 晋人贾于吴者,见之,愿以十…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