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虽寿》鉴赏

  《龟虽寿》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观沧海》是一致的。该诗是曹操晚年写成的,讲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诗中的哲理来自诗人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因而写得兴会淋漓,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哲理与诗情又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因而述理、明志、抒情在具体的艺术形象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诗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四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全诗的韵调跌宕起伏,开头四句娓娓说理,“犹有”和“终为”两个词组下得沉着。而“老骥”以下四句,语气转为激昂,笔挟风雷,使这位“时露霸气”的盖世英豪的形象跃然纸上。而最后数句则表现出一种深沉委婉的风情,给人一种亲切温馨之感。全诗跌宕起伏,又机理缜密,闪耀出哲理的智慧之光,并发出奋进之情,振响着乐观声调。艺术风格朴实无华,格调高远,慷慨激昂,显示出诗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人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决定于天,只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能延年益寿,这里可见诗人对天命持否定态度,而对事在人为抱有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抒发了诗人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奋斗不息、对伟大理想的追求永不停止的壮志豪情。

  该诗是抒发人生的咏志诗。曹操以神龟,腾蛇,老骥作为比喻,表明宇宙万物生必有死,自然的规律,人应该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业,始终保持昂扬乐观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他说,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一种对宏伟理想追求永不会停息啊!以如意击打唾壶为节,壶口尽缺。始于人生哲理的感叹,继发壮怀激烈的高唱,复而回到哲理的思辨曰:“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曹操对人生的看法颇有一点辩证的思维,他首先讲尊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的。谈到人在自然规律面前也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一个人寿命的长短虽然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但也不是完全听凭上天安排。如果经常注意保养,使之健康愉快,也可以延年益寿的。曹操所云“养怡之福”,不是指无所事事,坐而静养,而是说一个人精神状态和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

  曹操以切身体验表达了人的精神因素对健康的重要意义,从这方面来说,它又是一篇绝妙的养生论。南朝钟嵘写了一部《诗品》,品评诗人,区分第等,把曹操的诗置于下品。可是,曹操的诗却有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使后代无数英雄志士为之倾倒若狂。

  《龟虽寿》与《观沧海》两诗在写作手法上并不相同。《观沧海》以“景”取胜,包含着诗人浓郁的主观抒情色彩。《龟虽寿》则是以“理”见长,作者犹如一位饱经世故的哲人,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进述着一个人生哲理,引起人们深沉的思索和强烈的共鸣。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0599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望月咏怀

    望月咏怀   今夜逢满月,泪眼向玉轮。 思君离别时,已是三秋后。 年年有今夜,岁岁无完人。 愁情复几许,点滴自心头。      壬辰年三月廿一凌晨

    古诗文 2022年9月29日
    115
  • 喜迎国庆节,古诗词献礼,爱国也爱家!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

    2022年9月25日
    99
  • 描写初秋的古诗词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兴八首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5
  • 曹植《七步诗》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的意思

    曹植《七步诗》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的意思 全诗赏析 诗词名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出自三国时期诗人曹植的《七步诗》 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69
  • “天地西江远,星辰北斗深。”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天地西江远,星辰北斗深。”这两句的意思是,诗人虽多年飘泊,身处异地,现在又远在江陵,但心时时如望北斗星一般念着朝廷。对朝廷仍存幻想,希冀起用之情,隐含望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114
  • 《不肖子有“三变”》原文翻译及启示

    不肖子有“三变” 世有不肖子,凡三变:第一变为蝗虫,货其庄田庐舍而食之;第二变为蠹虫,货其家藏古籍而食之;第三变为大虫,货其奴婢而食之。不肖子无世无之,咸由…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