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一步一步做好职业规划?

我相信有不少的同学,在自己临近毕业、甚至工作一两年之后,才意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迷茫、焦虑的心情萦绕心头,却又短时间内找不到出路。

这篇文章就是来帮你解决这个问题的!

其实,在职业规划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找对职业方向,否则做再多规划可能都是无用功。那么怎么样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呢?

教你以下几步,一步一步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

一、了解自己的优劣势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职业发展中,每个人也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比如有的人天生就对数据敏感,适合跟数字打交道,而不太擅长处理人际关系;
而有的人虽然擅长和人打交道,但是却并不擅长逻辑思考……

如果在工作中能够很好地发挥自己优势,那么就能够实现1+1的效果,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个人职业发展和成长也会更加顺利;而如果工作总是去应对自己并不占优势的事情,看似是锻炼,实际上并不能发挥自己专长,其实对于长期职业发展是不太有利的。

怎么样一步一步做好职业规划?

随着现在职业方向的越来越细分,不同岗位对于能力的要求也更加细分,所以就更有必要慎重选择自己的职业方向。

那如何判断自己的优劣势呢?

1、你可以选择专业的职业测评工具,辅助了解自己的职业优劣势,从而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

市面有很多辅助我们进行职业决策的工具,职业测评工具就是其中一种。它通过开放式的提问,帮助你更加了解自己。

在微信搜索“新职语”,有专业的职业测评工具,测评结束后会给到详细的优劣势报告和相关的职业方向推荐,帮助你进行决策。

怎么样一步一步做好职业规划?

当然了,测评并非唯一的辅助工具和手段,在实际的优劣势分析中,我们还可以借助这些办法:

①询问身边亲朋好友对自己的客观评价,确定自己的优势;
②通过回顾自己过往所有学习和生活的表现,找到自己擅长的事情,并从中得出自己的优势;

整体来说,这个过程就是帮助你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那么根据推到出来的个人优势和劣势,怎么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呢?

要想做好这一点,我们就必须要了解一个社会的岗位组成:

对于普遍的公司来说,一般都由产品的设计、生产制造、营销销售、售后服务等核心业务线,加上行政、人力资源、财务、法务等职能领域组成。

那么这些岗位除了对专业技能有要求之外,还有对可迁移能力的要求:

怎么样一步一步做好职业规划?

比如,我们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不仅需要有专业知识,而且需要比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逻辑思考能力。
而像人力资源类岗位,更重要的是能够站在利他的角度思考,擅长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于产品研发的能力要求完全不同。

而对于其他部分其他领域的岗位,比如我们银行的柜员,一方面是对学历和个人的专业有一定要求,另一方面,这个岗位也更加强调规则和细心的重要性。

那么基于职业和能力的匹配性原则,我们也就可以从个人的优劣势来反推适合自己的职业:

比如你的动手能力比较强,擅长和机械设备打交道,那么就可以选择和设备打交道的岗位,例如硬件工程师、摄影师等等。

当然了,根据这个原则,我们也只能确定自己的大致职业方向(比如技术类、市场业务类、工程师类)。接下来还需要根据行业、自己的个人情况等综合因素来决定自己的准确方向,从而进一步完成职业规划。

二、选择值得切入的行业(领域)

在行业这里,优先的原则不再适合,而是是否值得。

可能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会说自己适合做销售、适合做房地产之类的,实际上这里对行业和职业产生了混淆。

怎么样一步一步做好职业规划?

每个行业虽然有很多不同,但本质上,不同行业都是由一系列完整的产业构成的,在A行业有的工作岗位,在B行业其实也有类似的岗位。

比如我们看到房地产行业有房产营销策划岗位,在其他行业也有对应的营销策划岗位,虽然岗位专业知识有所区别,但实际上对可迁移能力的要求是等同的。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在考虑清楚岗位方向之后,再根据以下这些因素来选择值得进入的行业:

1、优先选择更大规模、上行的行业

更大规模的行业,意味着足够大的上升空间和机会,虽然我们工作的原因不仅仅是为了权力和金钱,但付出同样多的努力,又能够赚更多钱的机会,谁又会拒绝呢?

而选择目前发展向上的行业,也是基于这一点原因,部分行业因为生命周期等各种原因,进入下行阶段,可能会影响到个人的职业发展,甚至打乱原本的职业规划。

所以,在考虑行业的时候,你需要关注自己所在城市哪些行业发展不错、哪些行业目前正在受到扶持而发展、哪些行业目前的人才缺口较大(有新的机会)。

关于这些信息,一方面在网络上很容易搜索到,一方面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专业的报告网站查询到信息,比如艾媒咨询、中商、国家统计局等等,只要有心查询一下,信息很容易就可以得到。

2、优先选择上游利润丰厚的产业

一般来说,行业分为上下游,上游往往是利润相对丰厚、竞争缓和的行业,原因是上游往往掌握着某种资源,比如矿产,或掌握核心技术,有较高的进入壁垒的行业。

所以,我们在考虑产业的时候,优先考虑上游的企业。当然了,这也是相对的,很多行业的下游产业经过改造加工,甚至获取更丰厚的利润,所以我们在考虑行业的时候,尽量也把这一点考虑进去。

尽量选择在行业中利润更加丰富的那一端,比如房地产相对于建筑工程领域,明面上的利润更加丰厚,而且规模更大,所以职业发展的天花板也更高一些。

以上就是你考虑所在城市行业的主要原则了!

三、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

经过以上两步,我相信你只要静下心来,仔细分析和研究两天,基本上能够确定好一个方向了(建议确定好方向之后就不变了)。

基于这个方向,我们就可以开始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了:

1、设定长期及短期的职业目标

由于现在职场的风云变幻,我们很难期望自己在一家公司,能够待上5年甚至10年,所以基于此,我们可以先为自己设定进入一家公司、特定岗位的短期目标。

比如,小明想从事互联网市场工作,所以选定了几家互联网公司的市场岗作为目标,打算在3个月内通过学习进入其中之一,这就是短期目标。

怎么样一步一步做好职业规划?

而我们也可以设定长期目标,比如5-10年的职业目标,成为什么样规模公司、具体到什么样的职务以及收入等等。根据这个长期目标,我们就可以分解出每个阶段的目标――升职目标、学习目标,从而知道自己每个阶段应该做什么。

2、确定好短期的计划

设定好每个阶段的目标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个目标,拆解成更加具体的计划了。

那具体怎么做呢?其实很简单:

比如你现在想入职一家公司的某个具体岗位,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岗位的JD拿出来好好进行分析,了解这个岗位需要求职者,具备除了个人特质之外的哪些专业技能。

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个目标来进行准备(包括学习、实习等方式)。

例如:在大学的时候,笨笨计划好未来想要成为一名互联网产品经理,那么从大二开始就申请去一些互联网公司的产品岗位实习,自己在业余的时间里面,也参加各种产品训练营,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
最后,在即将秋招找工作的时候,笨笨和产品岗位的匹配度,其实就已经超过很多同学了,成功概率也就更高了。

这就是制定好目标和计划的好处了!

四、步步为营,不断复盘和成长

最后,我们做好规划,难免会碰到理想和现实不同的情况。所以,及时复盘自己过去的目标和计划,及时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好最终的决策。

当然了,最终的职业选择,还需要考虑自己的家庭环境、个人背景等各方面的因素,职业规划的路上,不仅仅是个人最佳选择的决策,更重要的是让自己做到不后悔。

我是 @新职语,致力于帮每位职场人,找到热爱一生的事业。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2378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职场人不管在哪里上班 都应该知道这5个职场故事 – 今日头条 -手机光明网

      职场这个地方,有人平步青云,有人辛苦数十年依旧在底层打拼,有人被重视,有人被淘汰。总之,职场和人生一样,身处其中,百般滋味,万般艰辛。但有些道理您还是要懂得。   故事NO.1…

    职场 2020年2月14日
    696
  • 40条人际交往技巧

    40条人际交往技巧,希望你越早知道越好。 01 稍微一亲近就口无遮拦的毛病必须改。 02 多把“你听懂了没”换成“我讲明白了没”。 03 别人给你发消息一定要回,就算不想聊也可以告…

    2022年5月17日
    187
  • 员工晒个工资单就被解雇合理吗

    最近有这样一个工作案例,晒工资单被解雇,后果很严重。有些公司是有密薪制的,具体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晒工资单被解雇真的心累 近日,季某在南京的一家大众点评网公司上班,…

    2022年5月24日
    525
  • 单身白领4大理财要素预留6个月生活费

      单身生活自在又悠闲,但一个人更要为未来生计做好打算,这样才不至于被突如其来的意外变故打乱平稳的生活节奏。   单身理财最基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风险规划:医疗险、失业险、…

    2022年6月1日
    246
  • 如何升职加薪成功,需要一些小技巧

    想要升职加薪并非易事,“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不少人的业绩明明很好,与老板商谈升职加薪却屡屡被老板以“预算不够”、“考虑考虑”之类的话语搪塞过去。想要升职加薪,还需要掌握正确…

    2022年5月24日
    145
  • 如何委婉地向领导要年终奖呢

    每到年底,年终奖便成了大家最关心的事儿。 不久前,几个要好的大学同学一起聚餐,大家自然而然聊到了年终奖的问题。 这时,一毕业就进了某大型国企的小李表现得非常激动。原来,今年小李所在…

    2022年5月24日
    3.8K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