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有很多嫔妃,可是最宠爱的女人竟然是她

大家都知道,每位皇帝一般都有很多嫔妃,对于雍正皇帝而言,他有两个最著名的妃子,一个是年贵妃,一个是熹贵妃。前者就是当时年羹尧的妹妹;而后者就是之后的皇帝,乾隆的生母。在现如今的很多文化作品中,这两个人经常在里面出现,而这些作品都说皇帝其实不爱年贵妃,最爱熹贵妃,历史上真的是这样吗?

雍正有很多嫔妃,可是最宠爱的女人竟然是她

要说皇帝最爱哪一个人?当然还是年氏!当时皇帝还是亲王的时候,这个女人就是他的侧福晋,而当时的熹贵妃只是一个低等的妾。雍正成功登上皇位之后,年氏直接就被封为贵妃,而后者当时只被封为妃位,就这样还是看在她的儿子的面子上,毕竟这时候的弘历已经十几岁了。

雍正有很多嫔妃,可是最宠爱的女人竟然是她

有些电视剧中说年贵妃没有孩子,其实历史上根本不是这样的,历史上这个女人不仅有孩子,还生下了三儿一女,可是熹贵妃只生下了弘历一个。但有的人说,生育多少并不能说明她的宠爱有多少,因为有的女人身体素质比较差,并不擅长生育。但是对于这两个女人来说,其实生孩子比较多的年氏体质才是最差的,相反生孩子比较少的熹贵妃的体质比较好。

雍正有很多嫔妃,可是最宠爱的女人竟然是她

由于年氏一向身体比较弱,还经常生病,所以三十几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后来雍正在诏书里也说过,年氏身体比较羸弱。而当时熹贵妃的身体很健康,后来也比较长寿,一直活到了80多岁,历史上熹贵妃的画像就是一个非常粗壮的妇女。所以按照身体状况来说,应该是熹贵妃生的孩子比较多,而年氏生孩子比较少,可是事实却是相反的,这也能说明年氏得到的宠幸比较多,而熹贵妃得到的宠幸却很少。

雍正有很多嫔妃,可是最宠爱的女人竟然是她

当时的清朝人都喜欢比较娇弱的女子,可是熹贵妃却长得很浑实,怎么能得到皇帝的喜欢呢?她唯一的好处就是身体比较强壮,所以生下的孩子身体也很强壮,她的儿子一直活到了成年,并且还很聪明,所以熹贵妃这才在后宫有了一点地位。其实要论宠爱,熹贵妃是比不上年氏的,如果她没有生下弘历的话,甚至连个妃都封不上,更不要说当贵妃了!

雍正有很多嫔妃,可是最宠爱的女人竟然是她

很多作品中都说皇帝是为了利用年氏的哥哥才宠爱她的,事实并不是这样的。皇帝确实是利用了年羹尧,但是他宠爱年氏也是事实,甚至后来在他想杀年羹尧的时候,还是看在年氏的面子上迟迟不对他动手,一直到年氏病逝之后,他才正式处置年羹尧。当时他的父亲和兄弟都被赦免了,年家并不是所有人都受到了牵连。

这个女人去世之后,皇帝很伤心,好几天都没有上朝,都说雍正是一个工作狂魔,可是为了年氏他竟然几天都没有上朝,这种感情是一般人能够比的吗?最后皇帝还规定让年氏和他一起合葬,这是以前没有过的,足以说明他对年氏的宠爱!所以雍正最爱的女人其实是年氏。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4624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跌入低谷的拿破仑,5千人击败4万人,从此名扬法国

    在经历法国大革命后,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基本被推翻,并初步确立了共和制度,这场大革命同时还震撼了整个欧洲的君主专制国家。法国大革命的雅各宾派掌权后,其统治效果不尽人意,雅各宾派采取恐…

    2022年5月29日
    277
  • 韩信用过最阴损的一招,3万人打败20万敌军

    韩信是大汉开创的首功之臣,这在刘邦的心里也是如此定义的,否则他就不会跟韩信许下四不杀的承诺。而且如果没有韩信在北方战场上的节节胜利,项羽也未必会最后输的那般惨烈。所以说韩信是古代战…

    2022年5月29日
    169
  • 乔家在乔致庸的时期到底多有钱

    乔致庸生于1818年卒于1907年,他接手乔家的产业之后,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涉足的领域越来越多,最后使乔家的财产增长了200倍。 单是修建乔家大院,就耗资200万两白银,这座被称为…

    2022年5月29日
    224
  • 康熙时就感受到了西方火器的威力,大清为何没学习?

    清朝后期,自从在受到英军新式火力和战术的暴打后,是接二连三的遭到西方列强的欺负,谁让人家武器厉害呢。当然,清廷也是做出了努力,也是主动放眼看世界,甚至还开展了学习欧洲技术的运动,搞…

    2022年5月29日
    125
  • 历史上公认的八大猛将,没有一个虚构

    在近5000年的文明史中,每个朝代都有被描述为闪耀的明星和著名的将军。在这支由著名将军组成的庞大队伍中,他们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孙武、韩信等人也有无人能敌的将领,能冲锋陷阵,直取敌…

    2022年5月29日
    151
  • 司马光砸缸,救出的孩子是谁?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这是鲁迅对于史记报以的最高评价。不过,在笔者看来,资治通鉴同样配得上这一美誉,翻开此书,其中隐藏的种种真知灼见,足以成为后人之师。而作者司马光也因此留名史…

    2022年5月29日
    11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