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读后感800字

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读《曾国藩: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有感

“曾国藩,晚清名臣,曾作为湘军统帅镇压太平军起义。”我对他的最初了解仅仅来自于历史课本中,那些只言片语所展现出的无非是一个负隅顽抗的旧势力代表。但当我翻开《曾国藩: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一书后,才不禁感叹深藏这位圣贤内心之中的清高风节和独“立”于世的超然情志。

曾氏有云:“有志吞吐江海,无志空长百岁。”立天下大志,奠定了曾国藩的人生基础。他虽然出身平凡,僻处山乡,但胸怀天地,心在江海。在追名逐利、利欲熏心的官场中,“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是曾氏的自勉箴言。当他的还在因小试受挫发牢骚时,他只窃笑其志小,而后意气风发,慷慨陈词“民胞物与之量,内圣外王之业,不愧为天地之完人”的宏图、“一朝孤凤鸣云中,震断九州无凡响”的气魄和“树德追孔孟,拯时俪诸葛”的决心。不流于俗的雄心壮志,最终铸就卓立于群的不朽。

立志容易成志难。欲成大志,欲成完人,并非纸上谈兵,还需“三立”――立德、立功、立言。观古往今来,惟有孔子、王阳明与曾国藩称得上完人,被世人所推崇传颂。而曾国藩究竟何德何能以凡人之躯位列圣人之班呢?

困亦拙诚、逆亦畅怀,乃为立德。曾国藩不但品行弘毅宽厚,更可贵的是他修身养性之法和仁厚坚忍的处事态度。曾氏大抵称不上“十足聪明”,反倒是迟钝笨拙。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说曾氏小时候在家里背书,小偷在梁上听。小偷都会背了,他还没背下来;六次院试落第还被湖南学政批为“文理太浅”。吃一堑,长一智,只有“笨人”才吃得起亏,肯下得了苦功夫。在面对强大的敌人太平军时,曾国藩在节节败退后,采取了一种让人匪夷所思的策略――“结硬寨,打呆仗”,也就是避开正面交锋,自管修筑壁垒。但就是这种“呆头呆脑”的策略,对于防守太平军的游击战却显得十分有效,后终反败为胜。忍得了,等得起,守得住,也是一流的智慧。

忠不弃主,新不守旧,乃为立功。曾国藩攻破南京后威镇天下,功高盖主,同时,在这种情况下,也是他举湘军起事,自立为王的最佳时机。否则兔死狗烹,朝廷对曾氏轻则罢免军权,重则暗下毒手。在人生最彷徨的分岔路口上,在各将领苦苦劝其称帝时,他义无反顾地答辩道:“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曾氏越是战功彪炳,越是克己修身,淡泊人生。“二鸦”过后,曾氏不盲目排外,高举洋务运动的大旗,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身处腐朽封建的深渊之中,却能冲破思想的牢笼,成为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曾国藩对近代中国的深远影响功不可没。

国修国法,家定家规,乃为立言。曾国藩对国满怀豪迈的政治家风度,他始终以“爱民为第一义”,忠心赤诚地“以一勤字报吾君,以爱民二字报吾亲”,时刻要求自己和家人要忠君爱民;他对家尚存质朴的治家方略,在“和以治家”的宗旨下特别强调“勤以持家”。他认为“勤以持家”既指家庭成员要克勤克俭,也要求做长辈的要勤以言传身教。在他的影响下,曾氏子孙、曾孙,甚至玄孙里,不乏有诸多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这才不愧是一个真正“勤以持家”的,无愧是最好的家教家规。

“三立”既达,完人便成。只可惜在那段屈辱的中华血泪史中,曾氏也无力回天,在无边黑暗中只可空嗟“吾日夜望死,忧见宗庙之陨落”,眼见清朝的陨落……

从晚清到当今的新中国,曲曲折折一百多年,曾国藩早已亡故,但曾国藩的精神却不能亡故。新时代需要新担当,新征程呼唤新作为。我们需要一个又一个“曾国藩”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前赴后继地逆流而上,勇于战胜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为实现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曾国藩,一代完人,立志以定本,立德以修身,立功以报国,立言以醒后,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守住了属于中华民族的最后一片冰心。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16140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读《生命与爱的血色奔流》有感400字

    在模糊的世界,那是一个多么残暴,没有爱的地方。否则,他们到底是怎么生存的呢?可今天,我却见识了一番别样的爱:羚羊的亲情。 上天似乎从来不垂怜于那瘦小的兽类。后面是一片冒着寒气的悬崖…

    读后感 2022年7月18日
    107
  • 红楼梦读后感700字六年级

    【第1篇】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题记 《红楼梦》在许多小学生眼里都是一座不可翻越的大山,但我却十分喜爱在这座山上“修炼”,以至于我们戏称我是“红楼…

    读后感 2022年6月20日
    121
  •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7篇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1   历时近两个月终于看完了这本书,原先看这本书是因为村上春树说这是他最喜欢的书,名人推荐果然不一样,尽管我不记得自己看过几本村上春树的书吧,可能只有1Q84…

    读后感 2023年2月16日
    44
  • 不一样的草房子,不一样的童年

    不一样的草房子,不一样的童年—– 读《草房子》有感 金灿灿的草房子,苦苦的安叶,宁静的大河,一望无际的芦苇荡……这里是被曹文轩伯伯赋予生命的油麻地,那里一起…

    读后感 2022年7月8日
    246
  • 牛虻读后感1500字

    【第1篇】 我是在读初中时接触到《牛虻》这本书的,一不小心的相遇让我爱不释手。《牛虻》描写的是19世纪意大利爱国者为祖国的统一和独立而进行的英勇斗争。牛虻在黑暗、污浊、欺骗、虚伪的…

    读后感 2022年7月24日
    87
  • 《生命如花》读后感400字

    生命像花一样,只开一次就会凋谢。朱自清曾经在散文《匆匆》中说:“洗手时,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人生,就像一首短小的诗,开头…

    读后感 2022年7月2日
    13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