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控制好自己,不被外在的环境所牵制,那就接着往下看吧。
作者把不良情绪分为四类:
1、过分烦躁:举个例子,你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下班回到家,看到孩子把地上弄得乱七八糟,心里一股莫名的怒火就出来了,很可能对孩子就是大吼:“把那儿收拾干净!”而同样的情形如果发生在你心情舒畅的时候,你就会觉得没啥问题。实际上,孩子把地上弄的乱七八糟并不意味着你一定会抓狂。
这就是过分烦躁。
2、过分生气:就是太容易发怒,生气来得特别突然。比如飞机上空姐只是提醒你把手机关机,你却大喊,你一个服务员,还敢要求我?
3、过分抑郁:就是做什么事都没精打采,一副一蹶不振的样子。处在这种不良情绪时,你会说“谁都不要跟我说话,我烦着呢!”
或者,你不要再说了,反正我什么也做不好。
4、过分内疚:就是觉得一切事都是因为自己造成的。例如:总是在想要不是自己当年做了那件事,就不至于这样。在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之后,总是陷入过分内疚、自责、悔恨之中。
对于如何产生这些不良情绪,作者给出10大非理性信条:
1、太在乎别人怎么看我。太在乎导致对拒绝的强烈恐惧。
2、我决不能在重要的任务上失败,否则太可怕了,我无法忍受。
3、人和事都应该总是朝着我要他们去的方向发展。如果不是,那就太糟糕、太可怕、太恐怖了,我无法忍受。
4、如果以上三种坏事中的任何一种出现了,我总要找个人骂骂才对。他们做错了,把情况弄得这么糟糕。
5、我对即将发生的事或别人对我的看法抱有挥之不去的顾虑。当事情真发生时,定会比我想象的要好。
6、每个问题都有完美的解决方法,我必须立即找到这些方法。
7、躲避困境和责任比正视它们要容易得多。
8、如果我事事不投入,只保持若即若离的关注,我会永远开心。
9、我的过去、小时候、最近的恋情和最近工作中发生的所有可怕行为。
10、坏人、坏事不应该存在,当他们(它们)的确存在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那么,到底该如何摆脱自己的情绪被别人左右呢?
作者给出了四个步骤:
1、从自己的角度反思:我是不是觉得自己就不能够被冒犯?如果被别人冒犯,我会不会觉得这对我是极大的侮辱?我是不是太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了?这就犯了一个应该化的思维。
2、从他人的角度思考:我为什么要求他必须对我好呢?我为什么这么在意他呢?他这个人,是不是真的那么不可饶恕呢?
3、从当下关系的角度出发:可能你对他人也有了恐怖化,或者应该化的想法。接下来你要想,如果我现在这样发怒的话,对于改善我们俩的关系有没有帮助?
当你从这三个角度来审视自己是怎么看待事情的时候,你就开始逐渐变得冷静了。
4、这时,就进入到了第四步——做一个更好的选择。
生活中情绪起伏的时候,要马上反思自己,意识到自己正在做什么时,你就能再次找到思路,作出更好的选择。从而,摆脱别他人左右情绪的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