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李穆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隋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李穆,字显庆,自云院西成纪人。祖坡,以都督镇高平,因家焉,父文保,早卒,及穆贵,赠司空。穆风神警俊,倜傥有奇节。周太祖首建又旗,穆便委质,释褐统军,从太祖击齐师于邙山,太祖临阵堕马,穆突围而进,以马策击太祖而詈之,授以从骑,溃围俱出,贼见其轻侮,谓太祖非贵人,遂缓之,以故得免。从于谨破江陵,增邑千户,进位大将军。击曲沔蛮,破之,授原州刺史,拜嫡子惇为仪同三司。穆以二兄贤、远并为佐命功臣,而子弟布列清显,穆深惧盈满,辞不受拜。太祖不许。周元年,增邑三千户,通前三千七百户。又别封一子为升迁伯。穆让兄子孝轨,许之。宇文护执政,穆兄远及其子植俱被诛,穆当从坐。先是,穆如植非保家之主,每劝远除之,还不能用。及远临刑,泣谓穆曰,“显庆,吾不用汝言,以至于此,将复奈何!”穆以此获免,除名为民,及其子弟亦免官,植弟淅州制史基,当坐戮,穆请以二子代基之命,护义而两释焉。高祖作相,尉迥之作乱也,遣使招穆。穆锁其使,上其书。穆子士荣,以穆所居天下精兵处,阴劝穆反,穆深拒之,乃奉十三环金带于高祖,盖天于之服也。穆寻以天命有在,密表劝进。高祖既受禅,俄而穆来朝,高祖降坐礼之。于是穆子孙虽在襁褓,悉拜仪同,其一门执象笏者百余人。穆之贵盛,当时无比。时太史奏云,当有移都之事。上以初受命,甚难之。穆上表曰帝王所居随时兴度伏愿远顺天人时改都邑苏威尝劝迁上不纳遇太史奏状意乃惑之。至是,省穆表,遂从之。岁余,下诏曰:“自今已后,虽有愆罪,但非谋逆,纵有百死,终不推问。”开皇六年薨于第,年七十七。

(选自《隋书•李穆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穆上表曰/帝王所居/随时兴废/伏愿远顺天人/时改都邑/苏威尝劝迁/上不纳/遇太史奏状/意乃惑之

B.穆上表曰/帝王所居/随时兴废/伏愿远顺天人时/改都邑/苏威尝劝迁/上不纳/遇太史奏状/意乃惑之

C.程上表曰/帝王所居/随时兴废伏愿远顺天人时/改都邑/苏威尝劝迁/上不纳/遇太更I奏/状意乃惑之

D.穆上表曰/帝王所居/随时兴废/伏愿远顺天人/时改都邑/苏威尝劝迁/上不纳/遇太史奏/状意乃惑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3分)

A.太祖。这是用庙号来指称皇帝。除此之外还可以用道号年号来指称皇帝。

B.嫡子,正妻所生之子,地位高于庶子,嫡长子往往享有优先继承爵位和财产的权利。

C.强褓,襁指背小孩子用的宽带子,褓指包婴儿的被子,后来以此借指二三岁的小孩。

D. 笏,古代臣下上般面君时的工具,自唐高祖起有品第之分,执象笏的官员官职较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A.李穆急中生智,保护太祖。邙山一战中,周太祖坠马,李穆急中生智,用马鞭抽打太祖并痛骂他,敌军见李穆对太祖如此轻慢欺侮,便没有追赶,太祖得以冲出包围。

B.李穆深惧满溢,谦恭谨慎。攻破曲沔蛮后,李程被授为原州朝史,其子李惇也被授子仪同三司,李穆因为担心过于盈满,坚辞未受,将爵位让给了侄子李孝轨。

C.李穆颇有远见,心怀仁义。李穆多次劝李远对李植早做处置,李远不听,结果李远父子被诛杀;后来李植之弟李基因犯法当斩,李程提出用自己的儿子交换。

D.李穆深受信任,贵极一时。李程劝进有功,在朝见高祖时,高祖走下廷阶致礼,即使那些尚在襁褓的子孙也都拜任为仪同,李穆的贵盛,在当时无人可比。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穆子士荣,以穆所居天下精兵处,阴劝穆反,穆深拒之。(4分)

(2)虽有愆罪,但非谋逆,纵有百死,终不推问。(4分)

14.从文中来看,李穆为高祖受禅做了哪些准备工作?请简要说明。(3分)

答案:

10. A(原文标点,穆上表曰,“帝王所居,随时兴废。伏愿远顺天人,时改都邑。”苏威尝劝迁,上不纳,遇太史奏状:意乃惑之)

11. C (后来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12.B(“将爵位让给了侄子李孝轨”说法不当,将爵位让给了侄子李孝轨是在“又别封一子为升迁伯”的时候)

13.(1)李穆儿子李士荣,认为李穆驻防地有国家精锐部队,暗地里劝李穆谋反,李模坚决拒绝,(“所居”“用”“深拒”各1分,句意1分)

(2)即使(李穆)有罪过,只要不是谋反叛逆,纵然有一百个死罪,也不加审问, (“愆罪”“但”“推问”各1分,句意1分)

14.①把镶有十三道玉环的天子的服饰进奉给高祖。②秘密上表劝进,(只答对一点给1分,两点给3分)

[参考译文]

李穆字显度,自己说是随而成纪人。祖父李域,以都督的官职镇中高平,于是在此安家。父亲李文保,早亡,后来李穆显贵,追赠李文保司空名号,李穆凤度俊雅精神昂扬,倜傥而气节高贵。周太祖首先树立起义旗,李穆便投身于太祖,初任军中首领,跟随周大租在邙山进攻齐军,大租在战场上掉下马来,李穆突围命向太粗,用马鞭抽打太祖并痛骂他,把别的马牵给太祖,冲破包围一起脱险,敌军看见李穆对太祖如此轻慢欺侮,以为太祖不是重要人物,便不在意没有追起,太祖才得以免除灾难,随从于谨攻破江陵,增加食邑一千户,晋升为大将军。进攻曲河蛮,破灭蛮军,被授任为原州制史,对李穆的嫡子李錞为仪同三司,李穆因为二位见长争贤,李远同是辅佐朝廷的功臣,子弟们有许多位居显要,李穆因为过于盈满深感畏惧,坚辞不肯接受。太祖不允评,周元年、增加食邑三千户,连此前已有食邑共三千七百户。又另外封一子为升迁伯,李穆移让给侄子争孝轨,被准许了。宇文护执政,李穆史李远和李远的儿子李植被处死、李穆应连坐。早先时候,穆穆看到李植不是保家之主,多次劝李远早做处置,李远不能采用李穆的意见。在临刑时,李远哭着对李穆说,“星庆,我没有听从你的意见,以至有了今天,这可怎么办!”李穆因此得以免死,除名贬为应民,他的子弟们也罢免了官职,李植的弟弟淅州刺史李基,因违法当斩,李穆请表以自己的两个儿子代替李基受刑。宇文护因为李穆仁义。把叔侄都释放了。高祖任凰相时,尉迟避叛乱,派遣使者拉拢李穆,李穆扣留使者,把来信上交朝廷。李穆儿子李士荣,认为李穆驻防地有国家精锐部队,暗地里劝李穆谋反,李穆坚决拒绝,把镶有十三道玉环的金带进奉给高祖,这是天子的服饰。李穆不久又以天命所在为据,秘密上表功进,高祖接受禅让,很快率穆来朝见,高祖走下廷阶致礼,于是李穆的子孙们虽在襁褓之中,也都官拜仪同,李家一门手持象符做官的有一百余人,李穆的贵盛,当时无人可比。当时太史启奏,认为应当迁都。皇上因为刚登基,很觉为难,李穆上表说,“帝王居住的都城,随着时代变迁有兴有废。恳切希望皇帝顺应民心,尽快建设新都。”苏威曾劝皇帝迁都,皇专没有批准。见大史递上奏状,有点犹豫。到这时,看见李穆奏章,于是认可了李穆的建议。一年后,皇上下诏说:“从此以后,即使(李穆)有罪过,只要不是谋反叛逆,纵然有一百个死罪,也不加审问。”开皇六年在府中去世,享年七十七岁。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51763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译文]  新栽的松树恨不能快速地长成千尺高树,到处乱生侵蔓的恶竹应该斩掉它一万杆。   [出自]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101
  • 《论语》和《孟子》阅读答案对比及翻译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63
  • 罗艺传文言文练习

    罗艺传文言文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罗艺,字子延,本寰阳人也,寓居京兆之云阳。父荣,隋监门将军。艺性桀黠,刚愎不仁,勇于攻战,善射。大业时,屡以军功,官至虎…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75
  • 《百家姓邱》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邱》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历史来源   「邱」源出 ;   一:以丘亦作邱。《说文通训定声》引东汉应劭《汉书.楚元王传注》云:邱,姓也。后世为避孔子(名丘)的名讳,将丘加邑…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7
  • 王勃《山中》唐诗原文及赏析

      况属高风晚下一句   【学习总结(1)】   况属高风晚下一句是:   【山山黄叶飞】   是出自《山中》的名句。   附录全诗如下:   《山中》家访工作总结   作者:王勃…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109
  • 萧绎《关山月》阅读答案

    关山月 萧绎 朝望清波道,夜上白登台。 月中舍桂树,流影自徘徊。 寒沙逐风起,春花犯雪开。 夜长无与晤,衣单谁为裁。 【注】①《乐府解题>日:“《关山月》,伤离别…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