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用微信辞职有效吗

李超在某食品公司从事销售工作,合同约定时间为2015年8月1日至2018年8月1日。2017年5月-6月,李超因病住院,未与公司进行沟通。公司 于6月20日停止为其购买社保。2017年6月22日,李超用微信向老板发了辞职信息。当日,食品公司向李超转账支付了5月和6月两个月的工资。

事后。李超认为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并提出了劳动仲裁。因李超不服仲裁结果,随后又向法院提出诉讼。

案例中李超和公司的纠纷核心在于微信辞职是否为法律规定的书面形式。对于这一问题,该员工和公司方面有不同的说法。

公司方面:李超生病住院并未与公司交流,不来公司应当做旷工处理,公司方面本可以依此与其解除劳动关系,但考虑其身体状况,保持观察,还按两个月的基本工资标准转账给他。辞职是李超自己通过信息提出来的。

员工用微信辞职有效吗

员工方面:信息不是我发的,是家里拿我的手机发的,自己并不知情,而且微信不是书面形式,不能当作辞职的有效证明。

法院在分析了事件前后和当事人的证词后,对此案的细节进行推敲

1.李超因病住院有休息的必要,该公司就李超休假是否违反劳动纪律尚未确定及未做出解除劳动关系的前提下,于2017年10月20日单方停止为张立购买社保的行为有解除劳动合同之表意。

2.李超辞职所使用的微信消息也属于书面形式

根据这两点,法院审理后认为,李超虽称辞职消息是其家人用自己手机发送的,自己并不知情,但其未提出确凿证据,且即使该微信消息为他人所发,在发出辞职消息后,李超并未向公司提出任何异议,也没有采取任何补救措施,其行为视为默认。

相关法律有如下规定

《合同法》第11条: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16条第2款规定:电子数据是指通过电子邮件、电子数据交换、网上聊天记录、博客、微博客、手机短信、电子签名、域名等形成或者存储在电子介质中的信息。

也就是说,员工通过电子邮件、微信、手机短信提出辞职是使用书面形式提出的辞职,故法院认为李超也具有辞职的意思。

鉴于双方都有解除劳动合同的意思表示,可认定为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该食品公司应当按照李超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

对于员工而言,基于电子数据瞬间传送的特性,每一条电子邮件、微信、短信内容都要经过慎重考虑,尤其是辞职这种敏感的内容,一定要先去了解相关的法律条文再做决定,否则很容易吃亏哦~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484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求职别怕谈钱职场新人“薪”情调查

      近几年,各地都出现类似“薪资联盟”的新闻,其中,发生重庆某高校“薪资联盟事件”引起当年应届毕业生强烈关注。学生们在《薪酬联盟书》上号召该校大学毕业生“为了我们敬爱母校的声誉,为…

    2022年5月24日
    134
  • 10则职场小故事,工作大道理(下)

    六、疯子和呆子 一个心理学教授到疯人院参观,了解疯子的生活状态。一天下来,觉得这些人疯疯癫癫,行事出人意料,可算大开眼界。 想不到准备返回时,发现自己的车胎被人下掉了。'…

    职场 2020年2月14日
    658
  • 医院护士辞职信

     敬爱的xx医院:   在此,我首先祝我们xx医院一切顺利,万事如意;其次我祝各位院领导身材健康,全家幸福,快活,安康!   我感谢两年多来医院给我这个学习进步的机会,也…

    2022年5月17日
    194
  • 寒假实习一定要去大公司吗?

    最近很多找实习的小伙伴,都遇到了或多或少的困惑,学姐在后台看到这样的留言: “小编好,我是学软件工程的。最近收到了几份offer,大公司很难转正,小公司转正几率很大,实习工资也高一…

    2022年5月30日
    282
  • 六个职场小故事,看懂了就了不得了

    故事中蕴含的哲理,更容易让读者能够明白所表达的意思。下边来说几个小故事,看懂了就是高手 微信公众号:gds1390 如果您觉得文章对您有帮助,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收藏+转发,…

    职场 2020年2月14日
    696
  • 让职场人受益匪浅的10句话

        职场如战场,在职场里面都会有一些潜规则,都有一些“千万不能做的事情LIST”,这些可能大家都知道,但是还有一些大家不知道的事情,对于这些事情公司不会明说,但是这将会成为你晋…

    2022年5月19日
    12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