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留仙写书》是清代邹弢所作,邹弢,金匮(今江苏无锡)人,字翰飞。《蒲留仙写书》讲述了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时搜集素材的故事。以下是蒲留仙写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蒲留仙写书文言文拼音版,欢迎阅读。
文言文
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1)也。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2)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3),中贮苦茗,具淡巴菰(4)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5)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6)。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寒暑,此书方告蒇(7)。故(8)笔法超绝。
注释
(1)左史、龙门:指左丘明和司马迁。左丘明著《左传》,司马迁生于龙门。
(2)尤: 格外,十分。
(3)罂:大腹小口的瓶或罐子。
(4)淡巴菰:烟草的旧音译名。
(5)或:有时。
(6)已:止,停止。
(7)蒇(chǎn):完成。
(8)故:所以,因此。
翻译
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用笔精确简约,他寓意的地方不着痕迹,他的笔法脱胎于诸子百家的文章,不只是左丘明和司马迁学的。传说蒲松龄先生住在乡下,境遇落魄没有伴偶,性格特别怪僻,当村中孩子的老师(就是私塾老师),家中贫穷自给自足,不求于人。创作这本书时,每到清晨就拿一个罐子,里面装着苦茶,而且还拿一包烟草,放到行人大道旁,下面垫着芦衬,坐在上面,烟和茶放到身边。见行人经过,一定强留他们和自己谈话,搜罗奇妙的故事和一些奇异的传说,和人聊天的时候知道了这些奇妙的故事;渴了就给行人喝茶,或者奉上烟,一定让(那些行人)畅谈才可以。每听说一件有趣的事,回去用文笔修饰而记录下来。 就这样二十多年,这本书才完成。 所以他的笔法非常绝妙。
蒲柳仙写书文言文拼音版
蒲留仙先生 《 聊斋志异 》, 用笔精简 , 寓意处全无迹相 , 盖脱胎于诸子 , 非仅抗于左史 、 龙门也 。 相传先生居乡里 , 落拓无偶 , 性尤怪僻 , 为村中童子师 , 食贫自给 , 不求于人 。 作此书时 , 每临晨携一大磁罂 , 中贮苦茗 , 具淡巴菰一包 , 置行人大道旁 , 下陈芦衬 , 坐于上 , 烟茗置身畔 。 见行道者过 , 必强执与语 , 搜奇说异 , 随人所知 ; 渴则饮以茗 , 或奉以烟 , 必令畅谈乃已 。 偶闻一事 , 归而粉饰之 。 如是二十余寒暑 , 此书方告蒇 。 故笔法超绝 。
感谢您访问:
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
https://www.16175.com/69424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