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元琰为人善良

  【文言文】

  范元琰,字伯珪,吴郡钱塘人也。及长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然性谦敬,不以所长骄人。家贫,惟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其菘,元琰遽退走。母问其故,具以实答。母问盗者为谁,答曰:“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于是母子秘之。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窃。

  【翻译】

  范元琰,字伯珪,南朝时吴郡钱塘人。范元琰年轻时非常好学,博通经史,精研佛学,但是其为人很谦逊有礼(从)不凭借(自己的)优点而骄傲地待人。(他的)家中很贫困,只依靠种菜维持生活。有一次,元琰从家中出来,发现有人正在偷他家的白菜。元琰急忙退回了家中。母亲问他原因,(他)详细地把实情告诉母亲。母亲问偷菜的人是谁,元琰回答说:“我之所以退回来,就是怕偷菜的那个人感到羞耻,现在我告诉您他的名字,希望您不要泄露给他人啊!”母子两人从此严守这个秘密。 元琰家的菜园外有一条水沟,有时有从水沟中渡水过来偷他家的竹笋的人。元琰于是砍伐了树木架了座桥用来渡过水沟.偷竹笋的人为此非常惭愧,从此这一带居然都没有了偷盗的人。

  【注释】

  为:是。

  吴郡钱塘:今浙江杭州市。

  以:凭借

  园蔬:指种植菜类。

  好:喜好,喜爱。

  菘:白菜。

  尝出行:曾经。

  母问其故:缘故, 原因。

  向:刚才, 刚刚,先前。

  所以:……的原因。

  自:从此。

  遽:马上,迅速。

  走:逃跑。

  具:详细。

  启:说出。

  因:于是,就。

  自:自从。

  自是盗者大惭:这个。

  及:等到;到。

  复:再次。

  秘:保密。

  及长:年轻时。

  【阅读答案】

  练习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及]长好学

  ②母问其[故],具以实答

  ③[尝]出行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

  3.文中的范元琰“待盗者”“遽退走”、“伐木为桥以度之”,你赞同不赞同范元琰的做法?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1.(1)等到,到;(2)缘故、原因;(3〉曾经

  2.有人涉过水沟偷盗他家的竹笋,元琰就砍下树木做成桥来使他过沟。

  3.答案示例:

  (1)赞同:范元琰不计较盗贼的德行,用善举使他们认识到自我的丑恶,心中惭愧,从而改过自新;不因人之恶而恶,此君子善人之道!这就是所谓的以德服人。

  (2)不赞同:范元琰这样做,没有当即制止偷盗行为,实际上是纵容了偷盗者。范元琰的这种做法有点像《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在主教的掩护下偷走主教家里的银烛台。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33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王之涣的背景资料

           在璀璨而辉煌的唐代,诗人王之涣才高八斗,创作的诗歌被人们所称赞。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王之涣的背景资料,欢迎阅读!   唐朝诗人王之…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81
  • 氐州第一波落寒汀翻译赏析

      《氐州第一·波落寒汀》作者为宋朝诗人周邦彦。其古诗全文如下:   波落寒汀,村渡向晚,遥看数点帆小。乱叶翻鸦,惊风破雁,天角孤云缥缈。官柳萧疏,甚尚挂、微微残照。景物关情,川途…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62
  • 夔有一足

      【文言文】   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r…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97
  • 矛与盾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矛与盾文言文 矛与盾出于《韩非子·难一》 原文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 , 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89
  • 有关描写雨及雨中美景的古诗句

    描写雨后景色的诗句 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李商隐 《风雨》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李商隐 《端居》 空山新雨后,…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1
  • 惜春(杜牧)原文翻译赏析

      惜春(杜牧)   这是一首珍惜春光、珍惜青春、珍惜生命的诗,可能作于诗人青年时代。   春半年已除,其馀强为有。   即此醉残花,便同尝腊酒。   怅望送春杯,殷勤扫花帚。  …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26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