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多没人

  【文言文】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翻译】

  南方有很多会潜水的人,是因为他们每天与水为伴,七岁就能趟水过河,十岁就能浮于水面,十五岁就能潜水了。他们潜水的技术,怎么是随随便便就能掌握的呢?他们必定是掌握了游水的道理。每天在水边居住,于是到了十五岁就能了解潜水的方法。有些人生来就不识水性,那么即使长得强壮,看见来船依然害怕。所以北方的勇士,向会潜水的人请教,追求他们之所以能够潜水的本领,根据会潜水的人的话,到河里去试,没有不被淹死的。所以说凡是不通过学习而追求大道的人,都和那些学习潜水的北方人一样。

  【注释】

  没(mò):没入水中,指潜水。

  涉:趟水过河,徒手过河。

  夫:发语词。

  得:掌握。

  道:道理,规律,技巧。

  虽:即使。

  求:寻找。

  所以:……的原因。

  没人:能潜水的人。

  居:动词,生活。

  苟然:随随便便的样子。在文中指随便、轻易地就能掌握的。

  苟:随便,轻松。

  畏:害怕。

  以:用。

  【道理】

  作者采用了“设喻说理” 的说理方法,告诉我们求学也好,问道也好,必须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不能好高骛远,不能不着边际,更不能异想天开找捷径。

  实事求是,是求学的根本,做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人们常说:“实践出真知。”只是靠道听途说,对于事物的理解难免引喻失义。任何知识,只有理论,没有实践的验证,都是纸上谈兵,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求学是不可以强求的,必须扎扎实实,君子勤学所以致道,功到自然成,学问道义,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不可能一蹴而就。

  不要相信机会主义,也不要指望天上掉钱和饼,就象苏轼写的这个《日喻》,文采飞扬,巧喻善导,委婉地劝告渤海吴彦律君求学问道之理,写得如此好,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达到的.求学之路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勤奋刻苦钻研,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且善书法和绘画,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74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鹧鸪天·别情

    朝代:宋代 作者:聂胜琼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古诗文 2020年3月8日
    623
  •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译文及赏析

      《题大庾岭北驿》   唐代: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题大庾岭北驿》…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1
  • 文言文教学,需“言”“文”并重的内容

    文言文教学,需“言”“文”并重的内容   摘要:文言文,顾名思义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它既是“言”(文章的语言材料,即字词句本身),又是“文”(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传统文化…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109
  • 本草纲目果部蜀椒的文言文

    本草纲目果部蜀椒的文言文   释名   巴椒、汉椒、川椒、南椒、点椒。   气味   椒红:辛、温、有毒。   椒目:苦、寒、无毒。   主治   椒目:   水气肿满。用椒目炒捣…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6
  • 《翁公平寇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翁公平寇记 嘉靖三十九年六月,忽有贼迤逦从西北来,大举袭入潮阳①,自号为兵。是时邑无长史久,潮州府通判翁公梦鲤适备倭而督兵行县,与守备陈学翦、指挥亦孔昭俱。贼初不知公之在内也,乃夜…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47
  • 《游观音崖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游观音崖记 [明]都穆 ①丁卯春,来官南都,地称佳丽,凡山之近而可游者,往往游之。闻观音崖屹立长江之上,为天下绝景,独以道远不及登。九月甲子,工部司务钱君,邀余及兵马梅君,为兹崖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5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