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鄙之僧

  【文言文】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翻译】

  天下的事不分困难容易,认真去做再难的事也能迎刃而解,不去做,那么再容易的事都会变的困难。人去做学问没有难易之分,去学就行。

  四川边远的地方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很贫穷,其中一个很富裕。贫穷的和尚对富裕的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普陀山)去,你看怎么样?”富裕的和尚说:“您凭借着什么去呢?”贫穷的和尚说:“我只需要一个盛水的水瓶一个盛饭的饭碗就足够了。”富裕的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着长江下游而去南海(普陀山),尚且没有成功。你凭借着什么去!”

  到了第二年,贫穷的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裕的和尚。富裕的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情。

  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裕的和尚不能到达,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贫穷的和尚吗?

  因此,天资聪明和敏捷,虽然可靠却也不可靠看,倘若仗恃着聪明与敏捷而不努力学习,那就是自毁前程的人。愚笨和平庸,可能会限制人,却也限不住人,不被自己的愚笨平庸所局限而努力不倦地学习的人,那就是能成就自己的人。

  【注释】

  乎:吗?表示疑问语气

  人之为学,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可不译。

  之:代词,它,指知识。

  亦:也。

  则:如果……那么

  者:……的事情。

  蜀:四川。

  之:助词,的。

  鄙:边远的地方。

  语:读(yù)音,告诉,对…说。

  于:对。

  欲:想要,要。

  之:到…去,往,到。

  何如:如何,怎么样?

  子:你。

  何:怎么样?(商量语气)

  恃:凭借,倚仗

  往:去。

  钵:佛教徒盛饭的用具。

  足:足够。

  数年:几年。

  买舟:雇船。

  下:顺流而下。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明:次,下一个

  自:从。

  还:返回

  以:介词,相当于“把”、“拿”、“将”。

  惭色:惭愧的神色。色:神色,脸色。惭:羞惭。

  去:距离。

  南海:此指普陀山(佛教圣地,属浙江省舟山群岛)。

  至:到达。

  焉:加强语气的助词。

  立志:树立志向。

  顾:还,反而。

  哉: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道理寓意】

  《蜀鄙之僧》论证了“天下事为之则易,不为则难”,“学则易,不学则难”的观点,将文章所论述的道理寄寓于故事之中,对比的间接的论证了文章的论点,生动形象地启示人们:只有立志为学,才能化难为易。

  《蜀鄙之僧》文中暗喻天资不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条件。人的天赋才资并非决定学业有否成就的条件,只有通过主观努力,才能有所成就。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483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四五朵山妆雨色,两三行雁帖云秋”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四五朵山妆雨色,两三行雁帖云秋。”这两句是说,时值秋日,远方的山间如雨色妆扮,朦胧之中,难睹全貌,仅能看到四五朵山峰;近处天高云淡,几行北雁南飞,整齐的行…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3
  • 《清平乐·太山上作》的诗词及鉴赏

      清平乐·太山上作   元好问   江山残照,落落舒清眺。   涧风来号万窃,尽入长松悲啸。   井蛙瀚海云涛,醯鸡日远天高。   醉眼千峰顶上,世间多少秋毫!   鉴赏   蒙…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5
  • ●卷五十二◎奏议六首

      【论河北京东盗贼状】   熙宁七年十一月日,太常博士直史馆权知密州军州事苏轼状奏:臣伏见河北、京东比年以来,蝗旱相仍,盗贼渐炽。今又不雨,自秋至冬,方数千里,麦不入土,窃料明年…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61
  • “人生富贵须回首,此地岂无歌舞来”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人生富贵须回首,此地岂无歌舞来。”这两句是借铜雀台昔盛今衰的历史变迁,告诫人们“富贵须回首”,否则必然落得衰败的下场。委婉而含蓄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49
  • 初中文言文时间要点归纳

    初中文言文时间要点归纳   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的词,除小部分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外,大部分与现代汉语有异。下面所辑表示“早晨”的词,是从现行中学文言文教材和一些古文中搜集整理的.。这些…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59
  • 宋濂《竹溪逸民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竹溪逸民传 宋  濂 竹溪逸民者,幼治经,长诵百家言,造文蔚茂,喜驰骋,声闻烨烨,起荐绅间,意功名可以赤手致。忽抵掌于几,曰:“人生百岁,能几旦暮?…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