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早 秋

许浑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词句注释
1、遥夜:即长夜。
2、泛:弹,犹流荡。
3、清瑟(sè):清细的瑟声。瑟,拨弦乐器,形似琴,二十五弦。
4、残萤(yíng):残余的萤火虫。据《礼记·月令》“(夏季之月)腐草为萤”的说法,萤火虫兴盛于夏季,秋天一到则所剩无几。
5、栖玉露:萤火虫栖息于沾着露珠的草叶上。
6、拂:掠过。
7、金河:即银河。五行学说称秋天为金,故称秋天的银河为金河。
8、还密:尚未凋零。
9、一叶下:《淮南子·说山训》:“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10、洞庭波:用屈原《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语意。正是《淮南子》上所说的“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的时候,情不自禁想到《湘夫人》中所写的洞庭湖上生起的秋波。

作品翻译
长夜里一片清凉,绿色萝叶间吹起了西风。
残萤栖息在露珠晶莹的草间,雁群掠过初秋的星空。
晨光里高大的树木,依旧是枝繁叶密。晴空下重叠的远山,更显得分外清晰。
当枝头飘落下黄叶一片,我料想洞庭湖波浪涌起。

作品翻译
漫漫长夜中泛流着琴瑟的清音;青萝轻拂好像有西风飕飕而生。
白露凝珠的野草栖留几只残萤;秋之晨雁群掠过银河向南飞腾。
高大的树木拂晓看来尚未凋零;阳光下遥望远山层次格外分明。
淮南子有一叶落而知岁暮之句;我悟到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情。

作品译文
长夜飘荡着清幽的瑟声,青萝丛中西风渐起。
残存的萤火虫栖息在寒凉的露水上,早归的鸿雁掠过空中的银河。
天亮之后.看到高大的树木仍很浓密,晴日里远山显得更为多重。
想起《淮南子》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的成句,自然会感觉到洞庭湖也扬起了波涛。

赏析

前四句写夜间景象。“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遥”字写出秋夜的特点,夏季昼长夜短,进入秋天,就变成昼短夜长了。“泛请瑟”是写诗人的听觉,在寂静的夜里,似乎听到有清细的瑟声在浮动,仔细辨别,这声音乃是翠萝间生起的秋风之声。“翠萝”的“翠”字写出初秋藤萝的深绿颜色,是这个季节所特有的,它具有清凉之意,秋风从“翠萝”中生出,则凉爽、清新可想而知。“残萤栖玉露”,此句是写俯视所见。说“玉露”而不说“冷露”,也有季节的特点。“玉露”是强调露珠的晶莹光润,再配上点点莹光,媚丽无限。对句“早雁拂金河”是写仰望所见,点点雁影掠过初秋的银河。不说“银河”而说“金河”,一是为了与上句的“王露”构成工整的对仗,更重要的是借用“金”字在五行学说中与“秋”的对应关系,点明季节,传达此时银河的清丽明澈。此联二句写早秋之夜,全从光影上落笔,地面上是点点萤火,点点露光,天空中是点点星光,点点雁影,上千辉映,一派明洁,让人感到夜色的宁静与纤丽。

后四句写白天景色。“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夜过天晓,高大的树木依旧是叶子繁密,这是由于刚进秋天,气候尚未变冷。这一笔仍是扣住“早秋”来写。气候虽未变冷,但毕竟已是秋天,天高气爽,宇宙澄净,所以晴日下的远山就显得轮廓分明,山色清晰,这就是“远山晴更多”的原因。此联二句,一句写近景,一句写远景,重本色彩点染,树之绿,山之青,把初秋的山野写得玲珑可爱。末二句连续使用两个有关早秋的典故,为秋光增色:“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这是咏早秋景物的咏物诗。全诗构思缜密,句句紧扣“早秋”的风物来写,把一个“早”字表现得十分突出。此诗以细致的笔触、清丽的文字描绘了初秋的景象,无一字脱离“早秋”的题目,处处落在“早”字,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诗人通过“翠萝”、“残萤”、“玉露”、“早雁”、“晓还密”、“晴更多”、“一叶下”、“洞庭波”等词语的遣用,扣紧“早” 字,把早秋的景象写得十分真切又婉丽如画,是诗人为初秋唱的一曲深请的颂歌。俯察、仰视、近看、远望,从高低远近来描绘早秋景物,真是神清气足,悠然不尽。

作者简介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今江苏镇江)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69621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刘侗《西堤》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西堤 【明】刘侗 水从高梁桥而又西,萦萦入乎偶然之中。岸偶阔狭,而面以阔以狭,水底偶平不平,而声以鸣不鸣。偶值数行柳垂之,傍极乐、真觉诸寺临之,前广源闸节之,上麦庄桥【1】越之,而…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3
  • 《初到黄州》

    苏 轼 自笑平生为口忙, 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 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 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 尚费官家压酒囊①。 元丰二年(1079)底,苏…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92
  • 张潮《花隐道人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花隐道人传 (清)张潮 道人姓高氏,名昽,字公旦。其先晋人也,商于扬,家焉。至道人,贫矣,徙商而读。顾读异书,不喜沾沾行墨①,能以己意断古今事。见世窃儒冠目瞆瞆然者,弃去羞与伍。慕…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72
  • 孟子少时文言文翻译

      孟子少时出自《韩诗外传》,下面请看孟子少时文言文翻译的更多内容!   孟子少时文言文翻译   原文:   孟子少时,东家杀猪,孟子问其母曰: “东家杀猪何为?”①母曰“欲唆汝。…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95
  • 那些描写七月的诗句,你最喜欢那一句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整理了一些有关七月的诗句说说文案,欢迎朋友们阅读! 1、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 2、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3、七月正流火,晚饭净刹中。稍…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87
  •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誰家院”的意思及作者出处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誰家院这句话出自《牡丹亭》 下句是“便赏心乐事谁家院” 意思就是赞叹春色美好,但又想到自己的一腔春愁无处排遣,良辰美景尤在,但赏心乐…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12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