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巴萨的婚礼:加缪散文精华》读后感_800字

《蒂巴萨的婚礼:加缪散文精华》读后感800字

加缪是我很喜欢的一位作家,从小说《局外人》中那种荒诞的抽离感、荒芜感开始,到《西西弗神话》细致地陈述“荒诞”。“人与其生活的离异”最直接最清晰的类比就是“演员与其背景的离异”。生活中时不时都会产生荒诞感,抽离开自己的“在场”去感知这样的荒诞,其实是一种格林伯格的趣味。加缪对“荒谬”价值判断的结论是“没有好的虚无主义和坏的虚无主义,就像没有好的荒诞和坏的荒诞之分”,但对于格林伯格来说,艺术上的“趣味”是有好坏之分的,就像艺术有“高级”和平庸之分。
《蒂巴萨的婚礼》与《西西弗神话》相似,它们都在某种“宏观”中量化小自我。
《西西弗神话》:“伟大的感情带着自身的天地,或辉煌的或可量的,遨游于世,以其激情着凉了一个排他性的世界,在那里又找回了适得其所的氛围。”
《蒂巴萨的婚礼》:“太阳晒热的石头,或晴朗的天空使之变大的柏树,范围了一个世界,其中’有道理’具有了一种意思:没有人的自然。这世界是我化为乌有。它带着我走到底。它不带怒气地否定了我。”
小说像一剂调味料,散文就像一场按摩。他带你进入阿尔及尔,带你去看“没有去过的城市”奥兰,好像就真的在阿尔及利亚的城市街头上。有时候他开口说话,向你介绍一个地标建筑的历史,有时他就只是沉默地站在你身边,在地中海的阳光下,共同凝视一片海,或一块石头。双手好像就真的在触摸海风,目光直抵海岸另一端。而单单和他一起站立在这个想象的场域就足矣感动满足。
我一直在想象阅读文本如何”深度思考“,也一直在阅读的过程中试图偶尔跳脱出来回溯自己的思考过程。但”深度思考“对我来说还是一个在进程中的事情。
强烈推荐的是片尾加缪在瑞典演说的内容。六十年前的一位文学家怎样洞悉了“艺术”,在离群索居闭门造车,和如何与时代联系、对话,加缪早在六十年前就告诉了世界。他引用了巴尔扎克的一句话:“天才像一切人,而没有人像他。”若仔细想这句话,还偏偏会有点悲哀。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0933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周期》读后感1000字

    《周期》读后感1000字! 作者:林风似乐 从2020年5月25日借到这本书,便开始读起来,6月17日上午读完。合上书,感慨真是“书非借不能读也”。当然,主要得益于我正好想读这类书…

    读后感 2023年2月5日
    50
  • 《第四病室(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读后感_900字

    《第四病室(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读后感900字 “不管这辈子爱不爱, 下辈子都不会再遇到了!” 以第一人称“我”(陆先生)的口吻叙述在第四病室的所见所闻所感,病友们从不…

    读后感 2022年9月5日
    154
  • 读《轮椅上的霍金》有感500字

    上个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课文――《轮椅上的霍金》,这篇课文使我受益匪浅,直到现在其中的内容还记忆犹新。 文章主要讲述了被世人称为“宇宙之王” 的霍金,在完全瘫痪,被长时期禁锢在轮椅上…

    读后感 2022年5月27日
    150
  • 《回马亭》观后感500字

    【第1篇】 崇高的使命 驱除日寇,保我河山,是每个中国人的崇高的使命。这是电影《回马亭》中刘大哥说的一句话,这句话体现我们中国人对日寇的憎恨和对美丽的祖国河山的热爱。我感到,每一位…

    读后感 2022年6月24日
    343
  • 《鼹鼠妈妈讲故事》读后感800字

    自私与善良 ――读《鼹鼠讲故事》有感 自私与善良,是两个相对的反义词,是两个不同的人,也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鼹鼠妈妈讲故事》以鼹鼠宝宝们因为在不能去外面玩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它们的…

    读后感 2022年6月11日
    729
  • 《美国简史》读书笔记及感悟400字

    《美国简史》读书笔记及感悟400字: 书籍作者是[美]保罗·S.博耶,整体的可读性还是不错的书按时间顺序讲述从发现新大陆到现代美国的历史。如作者所说的,作者本人尽已所能观察和记录美…

    读后感 2023年2月16日
    5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