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籍《凉州词三首选二》原文、注释和鉴赏

(一)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2)。

无数铃声遥过碛(3),应驮白练到安西(4)。

【注释】

(1)“凉州词”:凉州歌的唱词。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县)。凉州为唐代西北边防重镇,距长安仅500余里,为唐都的重要屏障,也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

(2)芦笋:初生芦苇根上长出的嫩芽。

(3)碛:沙漠。

(4)白练:经过煮白的丝织品。安西:唐方镇名,称安西都护府,统辖龟兹、疏勒、于阆、焉耆四镇地。治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

【赏析心得】

唐朝代宗广德元年(763),史朝义兵败自杀,历时九年的安史之乱终告结束。但唐朝元气已大伤,长达130余年的贞观、开元盛世一去不返。接着的是内部藩镇割据加剧,外部吐蕃连年攻占西北各地,一度攻入长安。三年时间内,西北数十州完全被其占据。吐蕃兵团长驱直入,在关中地区攻城略地,烧杀掳掠,游骑时不时还直达国都长安城下,骚扰示威。过去繁华富庶地带,现在是满目荒凉。地方官员和将领唯一能做的就是“城门紧闭”。朝中皇帝和大臣,除全力谋和之外,别无良策。至德宗建中四年(783),唐朝与吐蕃会盟,竟默然承认吐蕃所占之地,事后也不争取收回。唐王朝还与之签订了清水之盟,同意吐蕃、回纥以马匹不等价与唐交换丝绸。这种局面自唐代宗永泰二年(766)凉州失陷,直到敬宗宝历元年(825),已维持整整六十年,张籍写这首诗时已近花甲,满头白发了。

“边城暮雨雁飞低”,吐蕃攻陷凉州以后,东移的边城,在夜幕降临下暮气沉沉,天上下起了微雨,高飞的大雁在大气压力下只能在低空盘旋。诗人远看凉州,心中感到沉重的压抑,觉得这种暂时的安宁是不稳定的,随时都有可能被攻掠者打破。“芦笋初生渐欲齐”,一看近处河边初生的芦笋已在发芽,竞相抽枝吐叶,渐渐快要长齐了,勃勃生机呈现出一片春天生气。“无数铃声遥过碛”,侧耳一听,无数的驼马铃声从远处传来,告诉人们,驼(马)队长途跋涉,正在穿越浩瀚沙漠,向西而去。抑郁中的诗人忽然醒悟到,他正站在著名的丝绸之路上啊!大地回暖,春光明媚,按以往的景象,这里应该是驼铃不断,商贾往来,熙熙攘攘,马背驼载,将一匹匹雪白的丝绸运往安西,向西、再向西啊!

可是现在边城荒凉萧瑟,丝路多年断绝,路上人迹稀少,已不见当年的繁忙。那远去的驼队运去的又是什么呢?即使是白练,也是不等价、不公平的交换,相当于给吐蕃的贡品啊!

作者在这首诗中,情绪压抑,倍感屈辱,完全发挥不出边塞诗中应有的慷慨激昂,有的只是对当权者苟安的愤懑与抨击。官小位卑,已到晚年,诗人对国家统一和人民安居仍然念念不忘,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二)

凤林关里水东流(1),白草黄榆六十秋(2)。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3)。

【注释】

(1)凤林关:在今甘肃省临夏市西北,当时为唐朝和吐蕃交界处。

(2)白草黄榆:泛指失陷边地的一草一木。六十秋:泰安二年(766)边地失陷至此诗写作的宝历元年(825),凉州等地尚未收复,整整六十年。意思是关外的一草一树,已在异族占领下度过了六十个春秋。

(3)解道:想到。取:意为收复。

【赏析心得】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这两句是写凤林关失陷,被吐蕃占据整整一花甲,逾六十年了。庄稼地无人耕种,早已荒废,关里水向东,白白地流淌。野草一年年枯荣,树木任其生长。若流水有情,草木有心,对此岁月蹉跎,也要为之扼腕叹息。“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可诸将承受着君主的恩泽,却对此熟视无睹,无动于衷,坐拥高牙,敌忾俱忘。六十年来,竟然没有一人想到要将失陷的凉州夺回来。作者愤慨谴责之情溢于言表。深入推究,诸将这样无所作为,又是谁容忍的呢?还不是在朝当政。诗人微讽之意,自在弦外。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099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陶谐,字世和,会稽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陶谐,字世和,会稽人。弘治八年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工科给事中。请命儒臣日讲《大学衍义》,孝宗嘉纳之。 正德改元,刘瑾等乱政。谐请以瑾等误国罪告先帝,罪之勿赦。瑾摘其讹…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70
  • 《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翻译及赏析

      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李白   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   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   报韩虽不成,天地皆振动。   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   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71
  • 语文文言文理解试题和答案:颜回好学

    语文文言文理解试题和答案:颜回好学   颜回好学《史记》   【原文】   回年 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68
  • 高一语文庄子《秋水》文言文的知识总结

    高一语文庄子《秋水》文言文的知识总结   一、通假字   泾 同 径 直 泾流之大   辩 同 辨 辨识 不辩牛马   虚 同 墟 所居之处 拘于虚也   大 同 太 大的 不似稊…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98
  • 《夜筝·紫袖红弦明月中》翻译赏析

      《夜筝·紫袖红弦明月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参考译文   明净的月色中,一…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81
  • 《钗头凤·红酥手》翻译赏析

      《钗头凤·红酥手》作者是宋朝文学家陆游。其古诗全文如下: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6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