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背诵的指导

文言文背诵的指导

  试背法

  这种方法要和诵读法结合使用,因为考虑到单纯地反复阅读效果并不好,应指导学生在文章还没有完全记住前积极进行尝试再现,回忆不起来时再阅读。这样容易记住,保持时间也长。特别生疏的语句,注意多尝试再现几次。因为尝试再现是一种比阅读更积极的智力活动,又是一种自我检查的过程,使人更能集中精力,掌握识记内容的重点、难点,并及时改正记忆中的错误。

  此法尤其适用于记忆力较好的学生。

  举纲张目法

  对于背诵,学生与文章是一对矛盾。学生如何把文章背诵出来,犹如渔人如何把掩埋在泥沙中的大网发掘出来。在讲解分析课文中,我引导学生采取举纲张目法

  所谓举“纲”,就是在讲解课文时,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一段一段的进行,根据每段课文所写事物或讲述问题,找出中心词或概括成一句简短的话,然后按顺序联成一串这便抓住了这段文章的“纲”。依据这个“纲”就能联想起整段文章。

  所谓理“目”,就是每段文章中,每个事物或问题是用哪几句话描述的,每句话又是怎样讲的,对于这些细目也要一个个清理。重点是语法结构复杂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是背诵的“拦路虎”。学生只有彻底理解它,才能迅速记忆它。

  举纲张目,就是在清理文章纲目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研究纲与目及目与目是怎样联结起来的,也就是说,要搞清句与句、句与段之间的关系:是因果?是种属?是部分与整体……到此为止,文章思路也就变成了学生思路,对课文内容的详细记忆,也自然能“举纲张目”了。如需要背诵的《鸿门宴》的三、四自然段,它的思路就很清晰,(刘邦)鸿门谢罪……(项羽)因留于饮……宴上座次……(范增)举玉佩示意,(项王)默然不应……(亚父)出召项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张良)出召樊哙……(樊哙)闯帐,死且不避……义斥项羽……(沛公)趁机离去。只要学生能理清思路,背诵就迎刃而解了。

  这种方法是符合高中学生的`思维特点的,学生到了高中,有意识记(一种有意识有目的并运用一定方法经过一定努力后的识记)开始占优势地位,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同时抽象思维中迅速渗入辩证的思维方法,理解力得以迅速发展,只要老师能正确引导学生抓课文要点,理清文章思路,就能很顺利地完成对课文的记忆。

  接力训练法

  为了培养兴趣,增强效果,在背诵文言文的过程中,可开展背诵课文的接龙比赛。具体做法如下:

  以小组为单位,每位同学都是参赛选手,同选一篇课文,从第一个同学开始,一人一句,依次进行,先背诵完的小组获胜,下次比赛,以此小组为“擂主”,其他小组可“攻擂”,擂主可争取“卫冕”,此法可在背诵课上进行。

  这是一种有效的检查学生背诵效果的手段,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利用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促使每个人都努力背诵课文。

  分“部”完成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篇幅较长的文言文,或者是单元课文的整体背诵。具体操作如下:

  每一组同学负责一段,规定完成的时间,然后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换,还可让每一组负责一篇课文,适当放宽背诵时间,然后交换。

  这种方法可以和举纲张目法配合使用,检验时可用接力训练法,此法的好处在于能减轻学生负担,而且不致于产生厌烦情绪。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7478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闲吟――白居易诗词全集

    闲吟 [唐] 白居易 贫穷汲汲求衣食,富贵营营役心力。 人生不富即贫穷,光阴易过闲难得。 我今幸在穷富间,虽在朝廷不入山。 看雪寻花玩风月,洛阳城里七年闲。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79
  • 《反经天时》 文言文

    《反经天时》 文言文   孙子曰:“二曰天时。天时者,阴阳、寒暑,时节制也。”《司马法》曰:“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吾人也。”太公曰:“天文三人,主占风气,知天心去就。”故《经》曰:…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0
  • 八声甘州(送翁时可如宛陵)

    朝代:宋代 作者:陆叡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问缠腰跨鹤、事如何,人生最风流。怕江边潮汐,世间歧路,只是离愁。白马青衫往事,赢得鬓先秋。目送红桥晚,几番行舟。兰珮空馀依黯,便南风吹…

    古诗文 2020年5月23日
    554
  • 《宋史·高继勋传》原文阅读及译文

      :   高继勋字绍先,仪状颀伟,太宗见而异之,召问其家世,以琼子对。擢寄班祗候,累迁内殿崇班。   咸平初,王均据益州。招安使雷有终以兵五百授继勋,守东郭二门,会贼攻弥牟砦,继…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37
  • 韦应物《答郑骑曹青橘绝句》原文、注释和鉴赏

    怜君卧病思新橘(2),试摘犹酸亦未黄(3)。 书后欲题三百颗(4),洞庭须待满林霜(5)。   【注释】 (1)一作题名:《故人重九日求橘书中戏赠》。郑骑曹:友人,不详。…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213
  • 伤仲永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伤仲永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3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