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夜雨寄北》原文、注释和鉴赏

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释】

(1)此诗的写作时间有三说:一说是宋人洪迈《万首唐诗绝句》,标作“寄内”,即寄给妻子王氏。据考证,商隐家诗概不显标于题。“寄内”可能是洪迈臆改。二说为宣宗大中二年(848)秋,郑亚贬谪,失去桂州刺史、御史中丞及桂管防御观察使等职,商隐也随即去幕留滞荆(门)巴(蜀)之间,写出《寄北》。三说是商隐入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府,即大中五年(851)以后所作,此时其妻王氏已亡,《寄北》是写给京城亲人和朋友的。笔者采用第三说,认为《寄北》当是李商隐在东川幕府(851—856)所写,而且时间越后的可能性越大。因为“定定”(商隐诗《忆梅》句“定定住天涯”)五年,商隐在东川幕府确实时间不短,他和京城亲人都急盼相聚。寄北:寄给北边的亲人和朋友。

(2)巴山:《明一统志》:“四川保宁府(今阆中县)有大巴岭、小巴岭相接,世传九十里巴山是也。”其实,巴岭山脉绵延甚广,此处泛指东川一带的山脉。秋池:泛指秋天的池塘。

(3)何当:何时。共剪西窗烛:共同剪去内室西窗的烛花,以使烛光明亮,彻夜长谈,相叙分离期间的相互思念。

(4)却话:回溯、重话。

【赏析心得】

大中五年(851)七月,政绩颇佳的柳仲郢由河南尹转调梓州(今四川省三台县)刺史、剑南东川节度使,其子柳璧与李商隐为文坛好友,将李商隐推荐至东川节度幕府任职。这位柳大人与令狐楚是至交,同为牛党中人,早就闻其门生李商隐才华横溢,是位大诗人,当即满口答应、热情欢迎。

但当聘书下来之际,妻子王氏病情加重,李商隐连祭文都来不及写,没几天其妻就亡故了。他强忍着悲痛,将年幼的一儿三女托付其妻六姐及其丈夫韩瞻,就匆匆上路,赶往东川幕府。哪知东川幕府一呆,就是整整五年。柳仲郢坐镇东川,美绩流闻,于大中九年(855)下半年,传闻朝廷将召回他为吏部侍郎,李商隐也将随之返京。就在欲归未归之时,正值巴山秋季,阴雨连绵,行程难定,《夜雨寄北》有可能写于此时。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首句中,一问一答,一实一虚,把京城家人、亲人和朋友的询问关心和自己的思归怀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诗人,迫切想见到失去母亲、远离父亲、已经长大几乎不认识的儿女,但因幕僚身份、天气作祟,而自己又确定不了归家日程的焦急心情,简直穿透纸背,跃然纸上。第二句,交待了“未有期”的原因,巴山秋季,每晚下雨,池塘的水都涨满了,旅途难行。“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末尾两句是给对方安慰和对未来充满期望:回归已经定了,巴山留客,夜雨不止,最终我们还是要见面相聚的。今天,我们相互间思念如此之苦,待到那个时候,我们相聚一起,共同剪亮内室西窗烛台上的烛花,彻夜长谈,回顾今晚的巴山夜雨,归心似箭相互焦急等待的情景,那该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啊!

全诗内容并不复杂,主题就是一个:归乡团聚。但经“巴山夜雨”的两次重复、阻隔倒腾,将“归期”纠结为“未有期”,就把远方相互思念之情,犹如佳酿醅造,浓度倍增,使得双方都期待着“共剪西窗烛”的那一晚,“共话巴山夜雨时”。这种以今天巴山夜雨思念之苦,预期西窗剪烛温馨之夜,反过来,又盼望西窗之夜重显巴山夜雨之景的艺术手法,独具匠心,情思委曲,唯李商隐才有如此高超水平,《夜雨寄北》遂成浓度极高的思念名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17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三月的古诗词

      三月,在微雨中美丽,下雨了,斜斜的细雨笼罩着整个春天。抬起头,让雨滴吻在脸上、唇上、眉上,洗去一冬的疲惫与尘埃,让青春又潇洒起来。三月,在微风中妩媚。走在三月的田野里,柔柔的风…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62
  • 耶溪泛舟翻译及赏析

      《耶溪泛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古诗全文如下:   落景余清辉,轻桡弄溪渚。   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   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   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  …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68
  • 刘禹锡《陋室铭》原文

    刘禹锡《陋室铭》原文   《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水可以不在深,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那么居处虽然简陋,却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说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62
  • “路铎,字宣叔,伯达子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路铎,字宣叔,伯达子也。明昌三年,为左三部司正。上书言事,召见便殿,迁右拾遗。明年,卢沟河决,铎请自玄同口以下、丁村以上无修旧堤,纵使分流,以杀减水势。诏工部尚书胥持国…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65
  • 文言文《方仲永》选段练习

    文言文《方仲永》选段练习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64
  • 西塘集耆旧续闻文言文阅读

    西塘集耆旧续闻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2分)   后学读书未博,观人文字不可轻诋。且如欧阳公与王荆公诗云: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荆公答云:他日若能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10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