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英《点绛唇·试灯夜初晴》

吴文英

试灯夜初晴

卷尽愁云,素娥临夜新梳洗。暗尘不起,酥润凌波地。

辇路重来,仿佛灯前事。情如水,小楼熏被,春梦笙歌里。

 

【注释】

试灯:元宵节张灯结彩,正月十四为试灯日。辇路:帝王驾车径行之路。此泛指京城大道。

【鉴赏】

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面对已经经历过的人或事,而且不知昔日是否重现,这是别有滋味的。此词强调上、下阕的过变,从而带给我们一首试灯夜初晴而怀人的作品。周济认为过变“或藕断丝连,或异军突起”。“藕断”即是句断;“丝连”即是情连;“异军突起”即是就造语奇巧,新人耳目而言。

谭献云:“起稍平”(《谭评词辨》)。“卷尽愁云”为首句,它与“暗尘不起”一样,仿佛承受着某种无形的压力,同时似乎也潜藏一层与之相反的涵义,这种“平”的背后显然也就多了一层“不平”之意。“卷尽愁云”之下其实还有愁云多多;“暗尘不起”之下是跃跃欲起的灰尘,而一切又显得那样平静,美人可自在地游春,“凌波地”可尽情地享受着“酥润”。

下阕“辇路”的出现并不现唐突,因为在上阕末已有“凌波地”露出,这也正是体现出了“藕断丝连”,只是这种“丝连”带来的是更多的“仿佛灯前事”。柔情似水,一发不可收拾,独回“小楼熏被”,春梦中“笙歌”依然动听。

词人在上阕中极力压抑自己的感情,并借“素娥临夜新梳洗”来振奋自己的精神,甚至还有“酥润凌波地”的美景。在“辇路重来”处,终于忍不住自己的情感了,面对“灯前事”,心头有说不尽的酸楚,那股压抑着的情感终于有了宣泄之处。谭献云:“‘情如水’三句,足当咳唾珠玉四字”(《谭评词辨》)。上阕中的“愁”和“尘”在此处才被充分卷起和飞扬起来,而飞扬的“尘”又可知那是词人此时的心境。这种心境是凄凉而又痛楚的,结句“春梦笙歌里”与上阕“临夜新梳洗”相对照,或许词人想在捕捉回忆的美感上去弥

补现实中遇到的缺憾。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24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全诗赏析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这两句中:“惊”、 “压”两字运用传神,“惊”运用…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3
  • 写江苏花果山的诗词大全

    花果山,又名苍梧山,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南约15公里,是江苏省最高的山,山上曲洞幽深,花果飘香,有“东海胜境”之誉,也是小说《西游记》里的花果山的原型。而《西…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152
  • 古诗登鹳雀楼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王之涣〔唐代〕

    作者:王之涣 朝代:〔唐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译文及注释 登鹳雀楼译文 站在高楼上,只见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28
  • “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少时为薛狱吏,有罪,免。家贫,牧豕海上。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元光五年,有诏征文学,策奏,天子擢弘对为第一,拜为博士。是时通西南夷道,置郡,…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3
  •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113
  • 文言贾人食言趣翻译

    文言贾人食言趣翻译   文言的特点,是相对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而言的,主要表现在语法与词汇两方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言贾人食言趣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贾人食言  有贾人渡河…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4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