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

辛弃疾

立春日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注释】

春幡:旧时风俗,立春日妇女多剪彩为燕形小幡戴于头上。黄柑荐酒句:宋俗,《遵生八笺·四时调摄笺·春时逸事》:“立春日作五辛盘,以黄柑酿酒,谓之洞庭春色。故苏诗云:‘辛盘得青韭,腊酒是黄柑。’”解连环:用秦昭王送玉环给齐王后,王后用锥击破而解的故事(《战国策》),比喻抗金的正确决策。塞雁先还:北雁先我回归北方。比喻失地未能收复,我不知何日才能返回北方老家。

【鉴赏】

这首词通过立春这一天的感受抒发词人的忧国之情。作者此时闲居上饶,见到村民庆贺立春,联想到时光流逝之快,如今自己暮年将至,沦陷的北方却还没有收复,因此感到悲哀惆怅。

词的上阕写南宋立春时的习俗。春回大地,美丽的女子头插五彩锦幡与春争晖。绵绵风雨,不肯收尽春寒。梦中飞燕回西园,只是它们不知道家家户户用黄柑酿洒、作五辛盘,所为何故。上阕所展现的是一片祥和景象。这种祥和,恰恰与北方沦陷区的中原遗民悲苦不堪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照,虽然这悲惨的场面并没有在词中出现,但词人生长在北方,满目疮痍、民不聊生的现实使他自幼便立志匡复祖国。词人不写国破家亡的痛苦和去国怀乡的愁绪,反写人们迎春的喜庆,不写故国人民的苦状,反写南方女子的盛装打扮,以喜衬悲,更见其悲。

下阕开始感慨自己“转变朱颜”。可笑那春风,将梅花柳叶细细熏染,一刻也不得闲。忙中偷闲时却见镜中容颜已悄然改变。而词人这些年的愁闷未曾间断,不知何人能解连环以酬报国之志?末句写词人最怕见“花开花落”,因为春风一度就标志着又是一年过去,时不我待,暗换韶华,老之将至,而自己尚无所作为,怎不愁春,情急之态跃然纸上;更怕见“塞雁先还”,因为塞北之雁可以飞回故里,而词人壮志未酬,有家难回。这两句词情意切切,动人心弦。周济《宋四家词选》说:“辛词之怨,未有甚于此者。”

此词对景感怀,引起了岁月匆匆、功业未就之慨叹。“问何人会解连环”一句,用古喻今,忧国之心,一往情深!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130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王杲,字景初,汶上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王杲,字景初,汶上人。正德九年进士。授临汾知县。擢御史,巡视陕西茶马①。帝遣中官②分守兰、靖。杲言穷边饥岁,不宜设官累民,不报。 嘉靖三年,帝将遣中官督织造于苏、杭,杲疏谏,不纳。…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188
  • 菩萨蛮·夏闺怨翻译赏析

      《菩萨蛮·夏闺怨》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6
  •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中的成语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中的成语   ·鸿鹄之志:比喻远大的志向。(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披[被]坚执锐:身披坚硬的护甲,手上拿着锐利的兵器。比喻投身战斗。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77
  • 赞美小雪的简短诗句

    白雪,历来是诗人们的最爱之一,小雪悄然而至,寒冷雪花,染白了整个冬天,看着这雪白的世界总是能激起无数的灵感,今天分享关于赞美小雪的简短诗句,一起来欣赏吧! 1.满城楼观玉阑干,小雪…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39
  • “欲于北阙辞苍海,却望东山愧白云”的意思及赏析

    “欲于北阙辞苍海,却望东山愧白云”出自崔膺《别山居》 ①北阙: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是臣子等候朝见或上书奏事之处。 ②苍海:大海。此处借指朝廷。 ③东山:晋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1
  • 30首江南诗词,写尽江南美好,全是顶级名篇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02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

    2022年10月24日
    25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