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 吴镇

        红叶村西夕照余,黄芦滩畔月痕初。轻拨棹,且归与,挂起渔竿不钓鱼。
        清人沈雄《古今词话》引《柳塘词话》言及此词本事曰:“倪(瓒)字元镇,慕吴仲圭(镇)之为人,而从事于画法。仲圭《渔父词》:‘红叶村西日影余,黄芦滩畔月痕初。’为麐溪沈处士作也。元镇绘之为图,词亦淡洁。”
        从楚辞《渔父》开始,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往往都是隐士的化身,柳宗元《渔翁》诗、张志和《渔歌子》词莫不如此,这首词也不例外。吴镇性情孤峭,中年一度杜门隐居,《渔父》词所表现的正是一种隐逸情趣。
        “红叶村西夕照余,黄芦滩畔月痕初”,写傍晚时的情景,具有乡野特色。西边村头还残留着落日的余晖,东边滩畔已露出了一道月痕。“夕照余”、“月痕初”,用词准确。词中巧用“红叶村”、“黄芦滩”两个地名组成对仗的句子,不仅对得非常工整,而且给人鲜明的色彩感。就在这傍晚时分,在这如画的美景中,渔父垂钓归来了 。“轻拨棹”一句,以划桨动作的轻柔表现心情的轻松愉快。“且归与”一句一语双关,既表现了渔父结束一天劳动归家时的愉悦心情,更洋溢着归隐田园的乐趣。渔父过的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一切都顺应自然,一切都无所用心。远离尘世的喧嚣,远离官场的争斗,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无拘无束地垂钓已经十分惬意了,而最后一句“挂起渔竿不钓鱼”,更显得悠闲自在,其乐无穷,也表明了此公并非真以捕鱼捉蟹为生计的普通渔父,而是一个隐于渔的高士。
        这首词的写作明显地受了唐人张志和《渔歌子》(《渔父》)的影响。张词云:“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结尾以垂钓者乐而忘返表现隐者之趣,本词则以“挂起渔竿不钓鱼”直接表现垂钓结束后的轻松之感,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清王奕清等撰《历代词话》引《名画记》也说吴词“其品之高妙何减张志和”。此外,本词首二句极雅致,结尾处却以口语出之,并没有使人产生不和谐的感觉,也反映了作者的高超艺术技巧。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24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唐诗古从军行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李颀

    作者:李颀 朝代:〔唐代〕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41
  • 欧阳修文集――卷三十二・居士集卷三十二

      ◎墓志三首碣一首   【翰林侍读侍讲学士王公墓志铭〈嘉?二年〉】   公讳洙,字原叔。其生始能言,已知为诗,指物能赋。既长,学问自六经、《史记》、百氏之书,至于图纬、阴阳、五行…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68
  • “孙礼字德达,涿郡容城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孙礼字德达,涿郡容城人也。太祖平幽州,召为司空军谋掾。初丧乱时,礼与母相失,同郡马台求得礼母,礼推家财尽以与台。台后坐法当死,礼私导令逾狱自首,既而曰:“臣无逃亡之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89
  • 七年级必背文言文《游山西村》

    七年级必背文言文《游山西村》   在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题往往会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一些必背的文言文更就是考试中的重点。下面就是有关七年级必背文言文《游山西村》的内容,供大家参考。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81
  • 诸葛亮《出师表》阅读答案及翻译

    出师表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76
  • 途中作(杜牧)原文翻译赏析

      途中作(杜牧)   开成四年二月,杜牧将他害眼病的弟弟杜送到浔阳(今江西九江)后,溯长江、汉水,经南阳、武关、商山而至长安就任左补阙、史馆修撰之职。这首诗即作于赴京途中。   …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11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