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 陈维崧

        

夏日史蘧庵先生招饮,即用先生喜予归自吴阊过访原韵

        分手柳花天,雪向晴窗飘落。转眼葵肌初绣,又红欹阑角。  别来世事一番新,只吾徒犹昨。话到英雄失路,忽凉风索索。
        这年陈维崧从吴阊(苏州古城门名,代指苏州)回到家乡宜兴(今属江苏),当时流寓在那里的明代名将史可法的弟弟史可程(字蘧庵)十分高兴。两人经常来往,诗酒唱和。这首词便是其中的一首。
        上片前两句从上次分手落笔,那是在杨柳堆烟的春日,飞雪似的柳絮纷纷扬扬,飘落在晴日的窗前。尽管是追忆以前分手时的自然风光,但古代折柳送别的风俗已令人由此想见两人依依不舍和思绪绵绵的情形。临别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可转眼间已春去夏来,庭院中的蜀葵已开始像锦缎般地织出,又一次染红了雕栏的一角。过去有的论者把“葵”说成是葵花,把“红”说成是其他的红花,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将“葵”与“红”分指两种花显然有悖词理,这里的“葵肌”应指蜀葵,蜀葵又名一丈红,锦葵科,夏日开红花(也有紫、黄、白色)。以“肌”喻花,甚饶韵致。后两句同样用景物的改变,点明再次相聚的时间。
        换头两句承上,先以“别来”两字带过前片的时间转换;然后用世事的翻新和吾辈的如故对举相比。其中自有一番深意。众所周知,陈、史二人同处明、清易代之际,一个是明亡不仕、以气节自许的名士(词当作于康熙十八年应博学鸿词科前),一个是流寓他乡、抗清名将的亲弟弟。他们在经历了改朝换代的历史剧变后,仍保持着以往不与新朝合作的坚定信念,可谓心心相印、难能可贵。因此这两句既是自嘲式的感慨,又是纪实性的互勉。末两句点出正题和要害。古人最看重立身之本,他们往往以建功立业为人生目标。现在两人都无功名可言,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十分痛苦的。所以只要一接触这个话题,便不能不感到阵阵悲凉,以至于在炎热的夏天也会觉得有凉风索索吹来。“忽凉风索索”,在诉说到动情之处时猛然打住,以景语作结,余味曲包,言外实有无限感慨。
        全词忆分手,记相见,有景有情,让人每读一过,总为之唏嘘不已。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33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江楼夕望招客古诗赏析及翻译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出自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古诗词作品《江楼夕望招客》第五六句,其全文如下: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47
  • “常惠,太原人也。少时家贫”阅读答案

    常惠,太原人也。少时家贫,自奋应募,随移中监苏武使匈奴,并见拘留十余年,昭帝时乃还。汉嘉其勤劳,拜为光禄大夫。是时,乌孙公主上书言:“匈奴发骑田车师,车师与匈奴为一,共…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3
  • 李白《蜀道难》原文及翻译

    蜀道难原文及翻译 《蜀道难》,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全诗二百九十四字,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给人以回肠荡气之感,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诗中诸多的…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6
  • “房晖远,字崇儒,恒山真定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房晖远 ①房晖远,字崇儒,恒山真定人也。世传儒学。晖远幼有志行,治《三礼》、《春秋三传》、《诗》、《书》、《周易》,兼善图纬①,恒以教授为务。远方负笈而从者,动以千计。 ②齐南阳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3
  • 文言文传记《朱勔》阅读题

    文言文传记《朱勔》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朱勔,苏州人。父冲,狡狯有智数。始,蔡京居钱塘,过苏,欲建僧寺阁,会费巨万,僧言必欲集此缘,非朱冲不可。京以属郡…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0
  • 铁杵磨针

    朝代:明代 作者:郑之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57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