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沉醉东风(锦帆落天涯那答)

        

无名氏

        

维扬怀古

        锦帆落天涯那答,玉箫寒,江上谁家? 空楼月惨凄, 古殿风萧飒。梦儿中一度繁华,满耳涛声起暮笳,再不见 看花驻马。
        【鉴赏】这首曲子是怀古题材,为无名氏所作。全曲起伏扬抑,以眼前 衰败的扬州为背景,精选“空楼”、“古殿”、“涛声”等意象,抒发了作者对昔 日繁华都市的眷恋之情,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叹息。
        “锦帆落天涯那答,玉箫寒,江上谁家”,写沦落天涯之人,为虚写,是作 者想象之景。那些精美的船帆飘落到哪里去了呢,玉箫声泛着寒气,是从 江上哪只船里传出来的呢?“锦帆”华美,却是漂泊流亡之帆,“玉箫”精致, 却充满清寒悲怆之气。“那答”与“谁家”则飘渺不定,踪迹难觅。字句于精 致之间更显迷茫怅惘之情。“空楼月惨凄,古殿风萧飒”,写作者眼前所见 之景,是为实写。即使“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 城》),但早已物是人非,人去楼空。
        “空楼”、“月”、“古殿”、“风”本都是清冷凄凉之景,作者将它们组合在 一起,月照空楼更显凄清,风穿古殿倍加萧瑟。“梦儿中一度繁华,满耳涛 声起暮笳”,虚实相生,将梦境与现实及想象交织。在作者的梦中,扬州依 然是历史上夜夜笙歌、纸醉金迷豪华之都,而此时作者独立淮水江边,只有 涛声灌耳。盛与衰,过去与现在,梦中与现实的强烈对比,增强了悲剧 效果。
        “梦中一度繁华”亦有可能是作者曾居扬州或亲临过扬州,亲眼目睹过 扬州的繁华,可惜后来因战争影响而衰落,而今只能在梦中回味当时盛况。 “再不见看花驻马”,写昔日之人,与首句呼应,亦是作者油然而生的感慨。 “看花驻马”,可以想象昔日俊赏才士打马走过美丽的扬州,因花驻马,细心 观赏,何等风雅。诗情画意之下,亦显时局安定人心静好。而今这一景象 再也不可能重现了,这一句集中表达了作者对昔日繁华的眷恋。
        本曲由古及今,由人及景再及人,从多角度渲染了当下扬州的荒凉衰 败。意象朦胧清幽,虚景与现实交错,情感与事物交融,往复低回,使得意 境扑朔迷离,曲尽作者内心变化,饱含慨叹惋惜之情。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47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水龙吟·从商帅国器猎于南阳同仲泽鼎玉赋此

    朝代: 作者:元好问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少年射虎名豪,等闲赤羽千夫膳。金铃锦领,平原千骑,星流电转。路断飞潜,雾随腾沸,长围高卷。看川空谷静,旌旗动色,得意似,平生战。 城月迢…

    古诗文 2020年3月7日
    507
  • 中考文言文判断句句式

    中考文言文判断句句式   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 …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48
  • “楼上北风斜卷席,湖中西日倒衔山”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楼上北风斜卷席,湖中西日倒衔山。”这两句是说,傍晚时分从岳阳楼远眺,只见洞庭湖上,北风劲吹,船上的风帆被吹得歪歪斜斜;红日衔山,倒影映在湖中,似觉红日衔山…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95
  • 过年的诗句「」

    过年的诗句「」   过年的气氛是让人兴奋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过年的`诗句。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1、《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

    古诗文 2022年12月27日
    48
  • 文言文阅读及译文

    文言文阅读及译文   顾宪成,字叔时,无锡人。万历四年,举乡试第一。八年成进士,授户部主事。大学士张居正病,朝官群为之祷,宪成不可。同官代之署名,宪成笔削去之。居正卒,改吏部主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70
  • 文言文王祥事后母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时风雨 忽至,祥抱树而泣。祥尝在别床眠,母自往暗斫之。值祥私起,空斫得被。既还,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死。母于…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11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