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滁》原文翻译赏析

  别滁

  宋代: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花光多么绚烂浓郁,绿柳丝丝轻柔鲜明,人们在花前安排酒宴,热情地为我送行。

  我只不过是像平日一样和大家一同相聚畅饮,请不要让管弦奏出令人感伤的离别哀音。

  「注释」

  ⑴别滁:告别滁州。

  ⑵浓烂:形容鲜花灿烂。轻明:一作“轻盈”。

  ⑶且:一作“只”。

  ⑷离声:指别离歌曲。

  赏析

  欧阳修胸襟旷达,虽处逆境之中,仍能处处自得其乐。他的《醉翁亭记》,末二段就表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情景。此诗和《醉翁亭记》同样用了一个“醉”字,但并不过多地渲染那些离情别绪。《醉翁亭记》是写游宴之乐、山水之美,这诗所表现的父老亲故送别饯宴的情景,别是一番情味。

  首句写景,点明别滁的时间是在光景融和的春天。欧阳修由滁州徙知扬州,朝廷的公文是在那一年闰正月下达的,抵达扬州为二月。滁州地处南方,气候较暖,这里与作者在夷陵(今湖北宜昌)所写的另一首《戏答元珍》诗“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不同,而是花光浓烂,柳丝轻明。这样,此诗首句不仅写出了别滁的节候特征,也为全诗定下了舒坦开朗的基调。

  次句叙事,写当地吏民特意为欧阳修饯行。“酌酒花前”,是众宾客宴送知州,与《醉翁亭记》的知州宴众宾正好相反;这天还有丝竹助兴,气氛显得热烈隆重。它虽不同于以往投壶下棋、觥筹交错的游宴之乐,但同样写出了官民同乐和滁州民众对这位贤知州离任的一片深情。

  后两句是抒情,诗人把自己矛盾、激动的心情以坦然自若的语言含蓄地表达了出来。欧阳修在滁州任职期间,颇有惠政。饯行时当地父老向他所表示的真挚友好的感情,使诗人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两年多的贬谪生活即将过去,这里地僻事简,民俗淳厚,作者特别对以前在滁州琅琊山与众宾客的游宴情景怀念不已;而此时却是离别在即,滁州的山山水水,吏民的热情叙别,使他百感交集。这里“我亦且如常日醉”的“且”字,用得极好,写出了诗人与众宾客一起开怀畅饮时的神情意态和他的内心活动。结句用的是反衬手法,在这种饯别宴上作为助兴而奏的音乐,是欧阳修平时爱听的曲调。但因离忧婴心,所以越是悦耳的曲调,内心就越感到难受。唐朝张谓写过一首题为《送卢举使河源》的赠别诗:“故人行役向边州,匹马今朝不少留。长路关山何日尽,满堂丝竹为君愁。”这里结句所表达的意思,为欧阳修所化用。“莫教弦管作离声”,发人思索,使诗意余韵不尽。后来黄庭坚《夜发分宁寄杜涧叟》诗“我自只如当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也是从此脱出。

  欧阳修这首诗与一般叙写离愁别绪之作所渲染的凄恻之情,有明显的不同,它落笔轻快自然,平易流畅。这与宋初盛行的刻意追求辞藻华丽,内容却显得空虚的“西昆体”诗风形成鲜明对照。由于欧阳修在诗歌创作中以明快朴实的诗风力矫时弊,因而就成了北宋诗坛的一大名家。

  创作背景

  欧阳修于宋仁宗庆历五年(10xx年)八月贬为滁州(州治在今安徽滁县)知州,在滁州做了两年多的地方官。庆历八年(10xx年),改任扬州知州,这首《别滁》诗就是当时所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2403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古诗伐檀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28
  • 陋室铭翻译 唐 刘禹锡

    陋室铭唐 刘禹锡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就出名了。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灵验了。在,在于。 名,动词,出名。 灵,灵验,神奇。2、斯是陋室…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19
  • ●卷六十三 ◎奏议十三首

      【乞擢用林豫札子】   元?七年十月某日,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守兵部尚书苏轼札子奏。臣窃谓才难之病,古今所同,朝廷每欲治财赋,除盗贼,干边鄙,兴利除害,常有临事乏人之叹。古人有言…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54
  • 《论语节选》文言文鉴赏试题及答案赏析

    《论语节选》文言文鉴赏试题及答案赏析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①(其二)   苏轼   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②。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4
  • 文言文虚词重点知识

    文言文虚词重点知识   文言虚词是指文言文中那些没有明确实在意义,而偏重于语法意义的一类词。它的基本作用是帮助实词构成句子,表达一定的意思,初中阶段要求熟悉掌握”之、以、而、其、于…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0
  •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这两句是说,天空中一片片白云飘飘悠悠,在青枫浦的游子有无限忧愁。言游子如白云般飘忽无定,遇到“青枫浦&rdq…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9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