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渡江诸将传》

王 迈

读到诸贤传, 令人泪洒衣。

功高成怨府, 权盛是危机。

勇似韩彭有, 心如廉蔺希。

中原岂天上? 尺土不能归!

这是一首议论时事的诗。诗中发议论太多,易令人生厌,但这首诗却写得深沉感人。《渡江诸将传》可能是指章颖的《南渡十将传》。

首联以作者读传洒泪破题,起势峭拔突兀。诗人洒衣之泪不仅构成悬念,使读者产生急欲竟读的强烈要求,而且给全诗定下一个沉郁、悲怆的基调。

中间四句略举《渡江诸将传》的内容,是作者洒泪的原因。第三句写立功之后,忌者甚众,所以成了“怨府”。第四句写诸将握权,遭秉政者的嫉妒,危机即伏于此。《南渡十将传》卷一说刘锜抗金有方,屡建战功,但“一时辈流嫉其能,力沮遏之”。卷二说“(秦)桧之贪功以自专,忌贤害能,堕中兴之大计”。作者在诗中用了“成”字、“是”字,可见这类现象并不是仅有的。颈联中的韩、彭指刘邦时的韩信、彭越,均以武功著称;廉、蔺指战国时赵国名臣廉颇、蔺相如,他们以能捐弃私嫌、共御国敌而传“负荆请罪”的佳话。“希”通“稀”,是少的意思。这两句肯定诸将的“勇”,同时对他们的“心”提出指责。《文献通考·兵考六》中有这样一段话:“诸将自夸雄豪,刘光世、张俊、吴玠兄弟、韩世忠、岳飞,各以成军雄视海内。……廪饩惟其所赋,功勋惟其所奏。……朝廷以转运使主馈饷,随意诛剥,无复顾措。志盛意满,仇疾互生。”似乎可以用来作第五六句的注脚。

最后两句把对诸将的品评归结到当时社会的主要问题——恢复中原上。“天上”极言高不可及,但着一“岂”字,则故意一纵,把收复失地写得并非艰难;“尺土”极言其少,在同“岂天上”的对照中,把作者恢复中原的愿望和对诸将的惋惜推到了极度。

这首诗一方面对不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谗嫉者加以抨击,另一方面也对南渡诸将不能精诚团结、一致抗敌提出了批评,揭示了南宋上层集团之间,以及将相之间一种为一般人所忽略的矛盾,表现了诗人敢于议论是非的性格和他认识问题的深刻性。但诗中把“尺土不能归”的主要责任归于诸将之不能团结对敌,却稍失偏颇。

在写法上值得注意的首先是这首诗巧妙的结构方式。诗的首尾四句是作者的感慨,中间是对诸将的评议: 这种首尾包融的写法,使全诗形成一个浑然的整体。其次,中间四句又用对比的方式抒写议论,因而议论的中心“功”、“权”、“勇”、“心”四者显得格外突出、明晰。最后,在遣词用字方面,首句说“读到”不说“读完”或“读竟”,因而作者那种边读边哭的强烈感情得到了有力的表露。第五句中的“有”,意即“尚有”,与下句的“希”对照,暗示与勇力相比,精诚团结更为重要,这是很有见识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94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纯孝之报》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纯孝之报     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②焦饭,归以遗③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④即日便征。遗已…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127
  • 邵长衡《八大山人传》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八大山人①者,故前明宗室,为诸生,世居南昌。弱冠遭变,弃家遁奉新山中,剃发为僧。不数年,竖拂称宗师。      住山二十年,从学者常百余人。…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1
  • “孙玚,字德琏,吴郡吴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孙玚,字德琏,吴郡吴人也。少倜傥,好谋略,博涉经史,尤便书翰。王僧辩之讨侯景也,王琳为前军,琳与玚同门,乃表荐为戎昭将军、宜都太守,仍从僧 辩救徐文盛于武昌。会郢州陷,乃留军镇巴陵…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4
  • 欧阳修文集――补遗・诗

      ◎诗   【天爵诗】   茂哲时皆仰,荣名世所传。为仁勤在己,列爵贵在天。舜德行无倦,颜贫乐自全。达尊非以位,生德乃推贤。且异诸侯赐,高居百行先。孟轲思劝善,深旨著遗篇。〈宋刊…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63
  • 刘攽《七门庙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七门庙记 (宋)刘攽 嘉佑二年,予为庐州从事,始以事至舒城,观所谓七门三堰者。问其居人,其溉田几何?对曰:“凡二万余顷。”考于图书,实魏扬州刺使刘馥所造。自…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59
  • 杜牧《山行》原文、注释和鉴赏

    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 (1)寒山:山上树落叶,草枯黄,深秋充满寒意。石径:石头小路。斜:陡峭。 …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32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