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湖南部曲》

辛弃疾

青衫匹马万人呼, 幕府当年急急符

愧我明珠成薏苡, 负君赤手缚於菟

观书老眼明如镜, 论事惊人胆满躯。

万里云霄送君去, 不妨风雨破吾庐

辛弃疾是南宋最杰出的爱国词人,但他的诗篇却很少为人所知。这首《送湖南部曲》作于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冬季,其时作者正由湖南安抚使调职江西,一位部属小官前来告别,他赠送了这首律诗。全诗字里行间跳荡着热爱部属的激奋心情,展现出作者为人光明磊落的英雄本色。诗中虽然用了一些典故,但表达得极其自然,既寄寓了自己壮志未酬遭谗受谤的一腔忠愤,又显示出热情鼓励武勇有为的后进,使之为国效忠的胸怀。

从诗的内容来看,作者所送的部属,是位勇猛的壮士。诗的开头两句,气势突兀高昂,如疾风破空而来,军府下达了紧急的命令,这位壮士接下军令,身穿青色制服,跨上骏马,在万众欢呼声中腾跃向前,表现出惊人的勇敢。首句“青衫匹马万人呼”,乃化用杜甫《送蔡希曾都尉还陇右》诗句:“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而浑然无迹。这位壮士完成了怎样的军务,这里却含而未发,以便开展下文。第三四两句,“愧我明珠成薏苡,负君赤手缚於菟”,承前而来,也只从侧面回答,引人思考。据刘克庄《后村诗话》记这首诗的本事说:“辛稼轩帅湖南,有小官,山前宣劳,既上功级,未报而辛去,赏格未下。其人来访,辛有诗别之云云。”联系诗句,原来这位壮士赤手缚虎(楚地方言称虎叫“於菟”),立了功劳,但作者此时却受谗去职,以致没有得到应得的赏赐。第三句用“薏苡明珠”这个典故,表明自己的去职,是因为遭受别人的诬谤,正像东汉马援当年南征交趾归来,载回一车薏米种子,被人诬枉成带回一车明珠一样。作者在湖南安抚使任中,当时只有两年,不仅建成一支湖南飞虎军,成为铁马金甲一应俱全的劲旅;而且还动用官仓储粮,以工代赈,浚筑陂塘,使农田收到灌溉之利。明明是在推行利国便民的善政,却因此受到权贵的诬控和排挤,那么“愧”从何来?可见作者所“愧”的,是自己部属有功未能把奖赏落实,不是在政治军事措施上有了差错。第四句“负君赤手缚於菟”,正是点明了“愧”的原因。从诗的一“愧”一“负”当中,可以看出作者关怀部属而不计较个人荣辱的高尚风格。

第五六两句是作者“素负志节”的自白。“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表明自己惯于观书的老眼,明如宝镜,有知人之明。自己在论事方面,有胆有识,敢于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不像他人那样畏首畏尾,顾虑重重。作者赤心为国,始终抱着恢复中原抗金必胜的信念,在孝宗乾道元年(1165),他上过《美芹十论》,就宋金双方和与战的形势作具体分析,指出对金的斗争应积极争取主动,不要让“和战之权常出于敌”。他痛斥秦桧媚敌求和所起的摧抑民心、销沮士气的极坏作用。在乾道六年又对当时较有作为的宰相虞允文献过《九议》,指出抗击金人恢复国土,是关系国家和生民的大业,不是属于皇帝或宰相的私事。他的议论,英伟磊落,在当时主和派当权的时代是颇为惊人的。即使在淳熙七年他创建湖南飞虎营的时候,也曾经受中枢多次的阻挠和指责,甚至诬为“聚敛扰民”,但他敢于顶住这股压力,为了忠于国家,根本不顾个人的利害。诗中的“胆满躯”三字,正表明他之所以受谗被谤的原因。

诗的结尾两句,着重点明送别之情,第七句重点在被送者,祝愿对方鹏程万里,直上青云。第八句写自己送人的心情,只要被送的壮士有广阔的前途,到后来能为国家效忠宣劳,即使自己遭受政治上的挫折,在风雨交加的日子里,忍受“吾庐独破”的困厄生活也心甘情愿。这句用杜甫诗“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句意,“不妨”两字,展示诗人先公后私、先人后己的优秀品质,表现一位久经沙场锻炼的大将热爱部属的可贵精神。

全诗脉络井然,中间四句意在笔先,力透纸背,第六句和第三句相应,第五句和第四句相应。诗中充满豪宕不平之气,显得悲壮而苍凉,雄健而沉郁。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296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桓阶字伯绪,长沙临湘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桓阶字伯绪,长沙临湘人也。太守孙坚举阶孝廉,除尚书郎。父丧还乡里。会坚击刘表战死,阶冒难诣表乞坚丧,表义而与之。后太祖与袁绍相拒于官渡,袁举州以应绍。阶说其太守张羡曰:&ldquo…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8
  • 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朝代:五代 作者:顾敻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砌花含露两三枝。如啼恨脸,魂断损容仪。香烬暗消金鸭冷,可堪辜负前期。绣襦不整鬓鬟欹。几多惆怅,情绪在天涯…

    古诗文 2020年3月16日
    580
  • 酒徒遇啬鬼

    原文 昔一人嗜酒,忽遇故人,其故人乃悭吝之徒。嗜酒者曰:“望诣贵府一叙,口渴心烦,或茶或酒,求止渴耳。”故人曰:“吾贱寓甚遐,不敢劳烦玉趾。”嗜酒者曰:“谅第二三十里耳。”故人曰:…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62
  • “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    [译文]  全不念及英雄在江南老去,如获重用定使中国免遭欺凌。    [出自]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48
  • 清明(杜牧)诗歌赏析

      清明   这首众口传诵、家喻户晓的七绝当作于诗人任池州刺史的会昌四年(844)至会昌六年(846)间,因池州治所在今安徽贵池 县,而诗中提到的以酿酒闻名的杏花村即在贵池县城西。…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69
  • 王冕读书的文言文翻译

    王冕读书的文言文翻译   《王冕读书》告诉我们,古代的王冕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在于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下面是王冕读书的文言文翻译,…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17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