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垂虹亭二首》

张元幹

一别三吴地, 重来二十年

疮痍兵火后, 花石稻粱先。

山暗松江雨, 波吞震泽天。

扁舟莫浪发, 蛟鳄正垂涎

熠熠流萤火, 垂垂饮倒虹

行云吞皎月, 飞电扫长空。

壮观江边雨, 醒人水上风。

须臾风雨过, 万事笑谈中。

这两首诗作于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是年春天,金兵南下,高宗从扬州仓皇渡江逃难,江北地区,大都失守。直到初秋,局势才稍为稳定。这时作者由故乡重来吴越,过吴江垂虹亭,感叹今昔,赋诗二首。

诗的首章,抒发了诗人旧地重游之感和对于时局的忧虞之情。开头两句:“一别三吴地,重来二十年。”三吴指苏南浙西一带地区。作者在二十年前(徽宗大观四年)曾在吴越一带作客,那时正值承平,自己也正当壮年,如今重到这里,人已垂老,国家的局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者抚今思昔,以三四两句:“疮痍兵火后,花石稻粱先,”表示自己深沉的感慨。自从三年前金兵攻入中原以后,汴京失守,北方大地,疮痍满目,江淮地带,也沦为战区。而在宣和年间,朝廷却不恤民力,在江南一带征花石纲,全不关心农事,使得人心涣散,民怨沸腾。二十年间的往事,真是触目惊心。第五六两句,写这次重过垂虹亭,正值雨天,松江上面一派阴云;远处的山峰,都消失在云雾中间;太湖湖面,卷起吞天的波涛,而江南的局势也还没有完全安定。“山暗松江雨,波吞震泽天,”正是此刻的实况。结尾两句:“扁舟莫浪发,蛟鳄正垂涎。”作者有感于当前风涛的险恶,深深地警戒自己说:“这扁舟可不能轻率地开发啊,水里的蛟鳄,正在向人垂涎呢!”对当时的局势来说,这两句也有双关的语意,在江南的朝廷里,也正有坏人,企图伺机作乱哩。

次章写垂虹亭畔秋晚下雨的情况。作者登上垂虹亭之后,适逢初秋的傍晚。亭子的周围,闪动着熠熠的萤火;长长的垂虹桥,仿佛正垂在江边进行虹吸。雨是刚刚才停止的,仰视天空,行云吞没了皎洁的月亮,闪电扫过长空而来。接着又下起了晚雨,烟水苍茫的太湖上,一片迷蒙的雨景。闪电从云层里映起红光,呈现出壮观的景象。秋风从江面上卷来醒人的凉意。一会儿,风雨过去了,在笑谈中又出现了雨后的清景。天时是多么变化无常啊!这首诗的结尾两句“须臾风雨过,万事笑谈中”。是作者此刻对天时的愿望,也是他对时局的愿望吧。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302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观月记

    文言文   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然中秋多无月,城郭宫室,安得皆临水?盖有之矣,若夫远去人迹,则必空旷幽绝之地。诚有好奇之士…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91
  • 《铁撅山塔林赋》文言文

    《铁撅山塔林赋》文言文   睡牛秀峰兮,风光旖旎。小径蜿蜒兮,林木葱郁。登高揽胜兮,极目百里。远眺观海兮,白浪涌起。铁橛山高兮,巍然独立。三十六峰兮,无处不绿。七十二泉兮,有水皆溪…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84
  • 柳宗元《复杜温夫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复杜温夫书① 柳宗元 二十五日,宗元白:两月来,三辱生书,书皆逾千言,意若相望仆以不对答引誉者。然仆诚过也。而生与吾文又十卷,噫!亦多矣。文多而书频,吾不对答而引誉,宜可自反。而来…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83
  • 苏轼少时文言文翻译

    苏轼少时文言文翻译   导语:苏轼,宋朝著名诗人。宋史苏轼传记载着苏轼的一生。现在由小编为大家整理有关宋史苏轼传的原文及翻译,供大家参考!   宋史《苏轼列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75
  • “杜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杜甫传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50
  • 描写女人美丽的诗词

      1、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2、经珠不动凝两眉,铅华销尽见天真。   3、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4、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6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