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嵩山》

张 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 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 数峰清瘦出云来。

这是一首写嵩山的诗,写法很别致。诗人所见的对象——嵩山直到末句才出现。“数峰清瘦出云来”,无疑是此诗最精彩的一句,但如把这一句提前,让嵩山一开始就露面,诗的意味不免索然。现在诗的首二句不是写嵩山,而是从作者宦游失意写起,“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让人想到作者奔走风尘,在困顿和疲惫中,全赖青山使他的情怀有时能得到短暂的开豁。这样,青山便在未露面之前先给了人一种亲切感,引起人们想见一见的愿望。在读者产生这种心理后,照说青山该出现了。但第三句“日暮北风吹雨去”,仿佛又在期待中为人们拉开一道帷幕,直到第四句五岳之一的嵩山才从云层中耸现出来。由于有前面的重重笔墨给它做了渲染准备,嵩山的出现便特别引人注目,能够把人的兴味调动和集中起来。并且又因有上面的一番交待,末句点出嵩山,又不至于意随句尽,见其面貌即止,而是自然要引人想象雨后嵩山的特有韵味和诗人得见嵩山后的一番情怀。

诗写的对象是嵩山,但在很大程度上它又是表现诗人自己。人们在精神上以什么作为慰藉,往往能见出志趣和品格。困顿于宦途,赖以豁情慰怀的是嵩山,那么诗人的情志也多少可以想见。同时山究竟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在艺术作品里,也往往受作者的主观感情支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辛弃疾《贺新郎》)这里有着主观感情对象化的问题。此诗用“清瘦”形容嵩山,不光是造语比较新奇,而且在诗人审美意识活动中也反映了他的精神气质与追求。中国士大夫中一些高人雅士,不正是常常留给后世以清瘦、清峻的印象吗?如王维给孟浩然画像,“颀而长,峭而瘦,衣白袍”,就是典型的清瘦。因此,“数峰清瘦出云来”,虽是写嵩山,却又是物我融而为一,体现了诗人感情的外化。读了这首诗,嵩山的面貌,以及诗人的精神风貌,可能同时留在我们的印象里,不容易分得很清。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306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李白“座客三千人”下一句及全诗赏析

    座客三千人下一句及全诗赏析   座客三千人的下一句是“于今知有谁”。整句是: 座客三千人,于今知有谁。 诗句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李白 的《邯…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36
  • 【双调】骤雨打新荷(绿叶阴浓)

             元好问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75
  • 《赴建康过京口呈刘季高》

    叶梦得 客路重经黄鹄前, 故人仍得暂留连。 长枪大剑笑安用, 白发苍颜空自怜。 照野已惊横雉堞②, 蔽江行见下楼船③。 灞陵醉尉无人识④, 漫对云峰说去年⑤。 高宗绍兴八年戊午(1…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55
  • “伯颜,蒙古八邻部人,长于西域”阅读答案及翻译

    伯颜,蒙古八邻部人,长于西域。至元初,旭烈兀遣入奏事,世祖见其貌伟,听其言厉,曰:“非诸侯王臣也,其留事朕。”与谋国事,恒出廷臣右,世祖益贤之,敕以中书右丞…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44
  • 家藏宋笺

      【文言文】   公家藏宋笺①数幅,偶吴中有名卿善书画者至,或讽之曰:"君纸佳甚,何不持向某公索其翰墨,用供清玩?"公曰:"尔欲坏吾纸耶?蓄宋笺固当…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02
  • 晏殊诚实文言文翻译

    晏殊诚实文言文翻译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晏殊诚实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晏殊诚实  …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6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