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答斌老病愈遣闷二首》

黄庭坚

百疴从中来, 悟罢本谁病。

西风将小雨, 凉入居士径。

苦竹绕莲塘, 自悦鱼鸟性。

红妆倚翠盖, 不点禅心净。

风生高竹凉, 雨送新荷气。

鱼游悟世网, 鸟语入禅味。

一挥四百病, 智刃有余地。

病来每厌客, 今乃思客至。

这两首诗是山谷在戎州(今四川宜宾市)以佛学观点答斌老病愈遣闷而作。佛学从东汉传入中国,经过长久的吸收融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学——禅宗。一般文人学士都喜欢学点佛学,并与和尚打交道,韩愈与大颠、苏东坡与佛印都是最著名的例子。山谷生长于江西分宁,正是杨歧、黄龙两派佛学盛行之地,他也不例外受到了些影响。在诗歌创作上山谷喜欢在佛经、语录、小说等杂书里找典故,以它们作材料入诗,有时也以佛教的观点解释事物,本诗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百疴从中来,悟罢本谁病”,按照佛学的“万法唯心”、“境由心生”的观点,人的得病首先是由心得病而产生的,心在人体的“正中”,故“百疴”俱从中来。如果参透了这个道理,就知道治病该先治心。“西风将小雨,凉入居士径”,既有佛学上的大彻大悟,再加上一阵西风带着小雨,使居士的周围更加清凉。心病好了,身病也会慢慢好起来。“苦竹绕莲塘”,莲是荷花,是佛教崇敬的一种花,按《大日经疏》卷十五所说,它是一种吉祥清净,能悦可众心的象征,因此山谷紧接说“自悦鱼鸟性”,这是从常建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那里学来的。“红妆倚翠盖,不点禅心净”,用的是维摩问疾、天女散花的故事。山谷在病时常以维摩自居,如《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自称是“翰墨场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维摩”,“维摩老子五十七,大圣天子初立年”。本诗也是咏病,用维摩问疾的故事是非常自然的。维摩即维摩诘,乃在家居士,其神通道力远过于诸菩萨声闻等,佛遣其大弟子及弥勒佛等往问其疾,都辞避而不敢去。舍利弗是佛弟子中智慧第一人,毅然前往,维摩诘宅神天女以智辩窘之,甚至故违沙门戒法,以香花散著其身,使其有染,虽以神力去之而不得去。(见《说无垢称经》卷四)山谷以这个故事说明自己学佛有得,虽有红妆之艳,紧倚翠盖,也不能使自己的禅心受到点染,因而大彻大悟,战胜了疾病。本诗虽用了佛学典故,但由山谷的善于锻句,善于“以俗为雅,以故为新”,用了非常形象的“西风”、“小雨”、“苦竹”、“莲塘”、“红妆”、“翠盖”等最常见的词汇去烘托,因而融深奥晦涩的禅理于浅显易明的境界之中,使人读来丝毫不觉得艰深难懂,这显示出山谷艺术手法的高超。

下面一首是叙述病好了的心情,在病好之后,心情上得到解脱、安慰。魏了翁《鹤山文钞》卷十六《黄太史文集序》说:“山谷以花竹和气,验人安乐。”这两句话真好像是针对这首诗说似的。它以“风生高竹凉,雨送新荷气”引入,使人顿时感到病后新愈的清爽。病好了,心情宽和了,周围的竹子、荷花都特别亲切近人。“鱼游悟世网,鸟语入禅味”是从陶渊明诗“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化出,不过山谷更加之以禅学的见解。以为众生皆有佛性,因此鱼也能悟世网,鸟语也入了禅味。第五、六两句他更加深一层发挥佛学见解,认为学佛之后,人能得到更深邃的智慧,所有病害,都能蠲除。按《维摩诘所说经》:“是身为灾,百一病恼”,肇注:“一大增损,则百一病生,四大增损,则四百四病,同时俱作。”(卷上《维摩诘所说经方便品第二》)“四大”,照佛家的解释是地、水、火、风,人的身体均由四大假合组成,因此人身无常,不实,受苦,只有大悟大解脱之后才能把四百四病挥斥而去,才能恢复健康。最后两句“病来每厌客,今乃思客至”,这是用对比的手法描写病中与病愈的两种不同心情,病中心情是烦躁的,怕客人来,不想与客人打交道,可是病好了,烦恼解除了,心情舒畅,花木扶疏,佳客来时就感到高兴,一切都以乐观态度去欣赏,鸟飞鱼跃,都会生意盎然。全诗虽塞进了些佛教的东西,但稍加诠释,就易懂易欣赏,所以钱钟书评为“以生见巧”(《谈艺录》第287页),在技巧上是可供我们借鉴的。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309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菩萨蛮·木棉花映丛祠小

    朝代:五代 作者:孙光宪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木棉花映丛祠小,越禽声里春光晓。铜鼓与蛮歌,南人祈赛多。客帆风正急,茜袖偎墙立。极浦几回头,烟波无限愁。

    古诗文 2020年3月10日
    788
  • 踏莎行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释①津渡:渡口。 ②可堪:那堪。 ③驿…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47
  • 扁鹊见蔡桓公的原文及译文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

    古诗文 2022年11月12日
    52
  • 重阳后菊花过了登高菊尚新翻译赏析

      《重阳后菊花·过了登高菊尚新》作者为宋朝诗人范成大。其古诗全文如下:   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   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利交亲不到门。   【前言】   《重阳后菊花…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66
  • 潜别离――白居易诗词全集

      潜别离   [唐] 白居易   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   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河水虽浊有清日,   乌头虽黑有白时。惟有潜离与暗别,彼此…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136
  • 高中语文《虞诩传》原文及译文

      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人也。年十二,能通《尚书》。早孤,孝养祖母。县举顺孙,国相奇之,欲以为吏。诩辞曰:“祖母九十,非诩不养。”相乃止。后祖母终,服阕,辟太尉李脩府,拜郎中。 …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13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