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月台》

苏 轼

月与高人本有期, 挂檐低户映蛾眉。

只从昨夜十分满, 渐觉冰轮出海迟。

这首诗是苏轼《和文与可洋州园池三十首》中的第十首,于熙宁九年(1076)知密州任上作。文与可,字文同,善画竹及山水。他是苏轼的从表兄,二人相交甚厚,经常有诗文往来。文与可守洋州(治所在今陕西洋县)时,曾寄苏轼《洋州园池三十首》,苏轼皆依题和之。

根据家宜父所编《石室先生年谱》“先生赴洋州,在熙宁八年秋冬之交,至丁巳秋任满还京”的记述,可知文与可守洋州是在熙宁八、九年间,其时正是苏轼被排挤出朝廷之后,由杭州通判调任密州知州时期。

文与可的《待月》诗的原文是:“城端筑层台,木梢转深路。常此候明月,上到天心去。”诗中写出了诗人对待月台的喜爱以及到待月台赏月时产生的悠然神往、飘然欲仙的心境,引起了东坡的共鸣。

苏轼是继李白之后,甚喜明月并写有大量吟颂明月的诗、文、词的作家,藉此寄寓诗人特有的旷达胸怀。正因为苏轼对月有着特殊的情感,所以才对别人的咏月诗有着敏锐的感受。他对文与可寄素心与明月的一片深情,十分理解,所以和诗的第一句便说:“月与高人本有期。”不仅视文与可为同调,认为他是高雅之士,而且在苏轼心中,高雅之士都是爱月的,所以才说月与高人早有期约,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

“挂檐低户映蛾眉”一句,既是眼前之景,心中之情,又是从前人诗句中化来的。南朝鲍照的《玩月城西门廨中》诗有“末映西北墀,娟娟似蛾眉”之句,唐人李咸用也有“挂檐晚雨思山阁”之句。前人诗句一经苏轼点化,不仅意境新颖,而且更加凝练。“挂檐低户映蛾眉”一句说明,由于月的侵檐入户,使月与人显得十分亲近,而娟娟似蛾眉的柔情美态,也就显得更为动人。这看似写景的一笔,却使“月与高人本有期”的内涵更加具体化、形象化了。

诗人观月动情,从月的圆缺上想到人的命运。“只从昨夜十分满,渐觉冰轮出海迟”二句,写出了因满招损的自然规律。满月给人间曾带来无限美景和喜悦之情,然而满即缺之始。诗人久久伫立,眺望远海,等待着迟迟升起的一轮冰月,心中不免泛起淡淡的愁绪。“冰轮”二字写出了月的光洁、纯净,同时也略带清寒之意。此时诗人那官场失势的往事,大概正随着海上徐徐升起的明月而浮现在犹如海波一样动荡不宁的思绪之中了。

诗人以人拟月,借月抒感,把月写得有情有思。这种以人拟物、借物抒怀的高超技法,是苏轼诗的一个显著特征。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312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的意思及全文翻译赏析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译文】恨你的时候只说你一去之后不如那江潮起落有个音信,想你的时候才知道,我的相思之情比那大海还要深沉。…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72
  • 《自护其短》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自护其短 原文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rdq…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89
  • 王子敬游园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是我们学习语文的时候需要学习的,各位,我们看看下面的王子敬游园文言文翻译吧!   王子敬游园文言文翻译   王子敬游园文言文   王子敬自会稽经吴,闻顾辟疆有名园,先…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82
  • 醉人击虎文言文及翻译介绍

    醉人击虎文言文及翻译介绍   醉人击虎给我们的启示是再强大可怕的’困难,只要我们无所畏惧,就一定能战胜它。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醉人击虎文言文及翻译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444
  • 王充读书文言文翻译注释

    文言文   王充,汉之博学者也。少孤,乡里称孝。后至京师,受业太学,师班彪。充好学不死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百家之言。 翻译   王充是汉朝…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67
  • 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王实甫   【十二月】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尧民歌】怕…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8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