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石》

黄 庶

山阿有人着薜荔, 廷下缚虎眠莓苔。

手磨心语知许事, 曾见汉唐池馆来。

黄庶有《和柳子玉官舍十首》,分咏柳子玉官舍内外的景物。这首《怪石》是十首之七。子玉,名瑾,工诗,善行草,与黄庶父子交谊甚厚。

诗题为《怪石》,头二句便突出地描写其“怪”: 如山阿之女鬼,披挂着薜荔藤蔓;似庭下之卧虎,安眠于莓苔之上。“山阿有人着薜荔”,是化用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句。“山阿”,山之曲隅;“薜荔”,蔓生的香草。“廷下缚虎眠莓苔”,则与苏轼“丑石半蹲山下虎”诗句取譬相似。“廷”,同“庭”,即庭院;“缚虎”,以怪石被藤蔓缠缚,故云;“莓苔”,苔类小草。这两句写怪石的形状,蒙上了一层神秘、怪异的色彩。

后二句写怪石阅世之多,“手磨心语知许事,曾见汉唐池馆来。”(来,语助词。)是说人们在怪石上手磨袖拂,依稀听到怪石的心声,在诉说历历往事: 它历经千年,曾见过汉唐池馆。盛衰兴亡之感,自在言外。二句中,前句系从韩愈“手磨袖拂心语口”诗句脱胎而来。

题为“怪石”,出语怪,设想奇,通篇突出了一个“怪”字,很有特色。前二句是实写,一写其形状之怪异: 如山鬼,似伏虎。二写其年代之久远: 若非千年怪石,恐无薜荔缠绕,莓苔缀生。后二句是虚写,写其经历长,阅世多,见识广,很像一位历史的见证人,经历过千百年时代的盛衰,见识过前朝后代池馆的兴废。这一点,尤其发人深思。咏物诗能逼真传神地状写出事物的真面目,已属佳作了,如能在对事物本身的描写中自然生发出一定的哲理,则更耐人咀嚼。黄庶的这首《怪石》便是。所以陈衍评论道:“落想不凡,突过卢仝、李贺。”(《宋诗精华录》)此外,此诗遣词造句避熟避俗,力求生新,为其子庭坚所效法,下开了江西派的诗风。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316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思念故乡的诗句

    思念故乡的诗句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年代:宋 作者: 苏轼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65
  •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一作:泪…

    古诗文 2020年3月23日
    633
  • 语文文言文翻译有妙法

    语文文言文翻译有妙法   语文的学习需要大家每天的积累,这样才能提高语文成绩,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有妙法,希望大家可以用心去看,去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中…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3
  •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郦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翻译赏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郦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译文]    池塘里浮动着点点青苔,绿叶…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55
  • 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没蕃故人 张籍 前年戍月支,城下没全师。 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414
  • 普天乐

    柳丝柔,莎茵细。 数枝红杏,闹出墙围。 院宇深,秋千系。 好雨初晴东郊媚。 看儿孙月下扶梨。 黄尘意外,青山眼里,归去来兮。 注解莎茵:像毯子一样的草地。莎,即莎草。茵,垫子、席子…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7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