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长恨辞》

李 觏

蜀道如天夜雨淫, 乱铃声里倍沾襟。

当时更有军中死, 自是君王不动心。

这首诗是李觏在读了白居易《长恨歌》以后所抒发的感慨。起始两句“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用《长恨歌》“夜雨闻铃断肠声”诗句本意,而略加扩展。作者用“淫雨”表示久雨;用“乱铃声”表示明皇在经过栈道时凄惶的心情;用“倍沾襟”表示他思念贵妃的哀痛之深。《明皇杂录》有这样一段记载: 明皇奔蜀,到了斜谷口,正当霖雨不止,在栈道中夜闻铃声与雨声相应,明皇既悼念杨妃,因采其声制成《雨淋铃》曲。作者所追叙的,正是这段故事的简化。

从白居易《长恨歌》的内容来看,虽有讽喻的成分,但不占主导地位,歌辞用大量笔墨写李、杨之间天上人间生死不渝的爱情,并不把明皇对杨妃的宠爱说成是促成安史之乱的根本原因,而杨妃马嵬驿前的惨死,也就并非罪有应得。如果明皇和贵妃,只是一对普通的爱情伴侣,那么悼念自己的爱人,自然无可非议,可惜的唐明皇是一代君王,在“安史之乱”这场巨大的祸乱当中,因战祸遭受苦难的人民,因抗抵叛军而流血牺牲的将士,不啻亿万。君王对他们的流离失所,浴血军前,并不动心,所悼念的只是马嵬驿前宛转死去的蛾眉,那么君王的沾襟泪水,原不过是怀念当日“承欢侍宴”的荒淫的生活,从这一角度来看,似乎“安史之乱”对明皇来说,只不过是失去一位宠妃。作者兴感至此,于是慨然写下了后两句:“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作者以军中将士之死,和杨妃马嵬之死作对比,以“倍沾襟”和这里的“不动心”作对比,这谴责,是颇有分量的。作者愤惋的是这位君王“不爱江山爱美人”,忘记了遭受灾难的人民,忘却了在战争中为国牺牲的战士。这样的论调可以算得是皇皇史笔了。可见作者此诗和《长恨歌》的主题是截然不同的。《长恨歌》同情李、杨的爱情,所写的“希代之事”,显然是指传说中明皇和杨妃那种“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情故事。作者此诗立意翻新,发前人所未发,和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华清宫》、杜牧《华清宫》、郑畋《马嵬坡绝句》之并不责备明皇或李益《过马嵬》、李商隐《马嵬二首》、罗隐《帝幸蜀》之为杨妃鸣不平者完全相反,以新奇取胜,耐人寻味。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2316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春日闲居三首――白居易诗词全集

    春日闲居三首 [唐] 白居易 陶云爱吾庐,吾亦爱吾屋。 屋中有琴书,聊以慰幽独。 是时三月半,花落庭芜绿。 舍上晨鸠鸣,窗间春睡足。 睡足起闲坐,景晏方栉沐。 今日非十斋,庖童馈鱼…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93
  • 卜算子(赠陈五星)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口诵百中经,手运周天数。试问薇垣一小星,谁知是、韩王普。知得客星来,知得贤人聚。我若乘槎犯斗牛,莫向常人语。

    古诗文 2020年5月23日
    665
  • 张养浩――【中吕】最高歌兼喜春水

      【中吕】最高歌兼喜春水   元代:张养浩   咏玉簪   想人间是有花开,谁似他幽闲洁白?亭亭玉立幽轩外,别是个清凉境界。   裁冰剪雪应难赛,一段香云历绿苔;空惹得暮云生,越…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83
  • 黄河的诗句

    黄河的诗句   1)帐北天应尽,河声出塞流。 —— 李贺《塞下曲》   2)洪波舣楫泛中流,凫淑鸥汀揽胜游。 —— 罗元琦《黄河泛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62
  • 秋叶的诗句

    秋叶的诗句   秋天来了,叶子也要落了,那么关于这个时候的的叶子的`诗句有哪些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吧。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63
  • 商鞅立木建信

      《商鞅立木建信》是有关诚信的一篇文言文。以下是文言文之家(www.wywzj.cn)整理的《商鞅立木建信》文言文翻译和注释,《商鞅立木建信》文言文启示,欢迎阅读。   【文言文…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4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