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恐怖》读后感_2200字

《无限恐怖》读后感2200字

想改变一下自己对网络小说的负面印象,正好身边又有遍读网络小说的大神,就想让他随便推荐一本最好的。他表示很为难,因为他觉得网络小说各有各好,却很难讲出谁最好,他最先想到了《无限恐怖》,说是无限流的开山之作。好的,就从这本小说开始吧| ू•ૅω•́)ᵎᵎᵎ

先说《无限恐怖》这本小说本身:

1.想象力。

作者把哲学、科学、影视、神话、修仙、游戏等多种要素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特别的世界“主神空间”,通过这个空间,可以在各种电影里历险。这种设定,使一部小说里出现了各种风格、各种场景、各种环境,把这些电影的精彩设定也好好利用了一番。光是这种利用电影的写作手法就已经很有想象力了。

随着故事的深入,开始出现了故事中的人物思考故事外的世界的情节,故事中的人物甚至开始与作者进行隐晦的交流,就好像《苏菲的世界》一样,人物好像就要从书里逃出来了。这种想象,也是非常有趣的,不知道是不是受了《苏菲的世界》的影响。

作者关于“基因锁”的设定,关于所有神话、魔法都是科技的想法也是很有想象力的,这一点,应该属于科幻性,放在后面说。

其实,想象力就是把犀牛的角放在马头上。作者能把种种要素结合起来,这就是他的厉害之处了。读完《无限恐怖》,我之前对网络小说的印象并没有变,但是,要换一种表述方式:确实,网络小说的写手没有那么深的文学功底,但是他们的想象力无人能敌。想象力,是网络小说最大的优势。

说来也巧,在《无限恐怖》即将读完之时,我听了一本叫《千面英雄》(作者:[美] 约瑟夫·坎贝尔(Joseph Campbell)译者:黄珏苹,读者:张绍刚)的书,这本书把所有神话的共性拿来比较分析,这让我注意到,网络小说就是现代神话,它与古代的神话内核是一样的,只是换上了现代的形式的外衣,而其本质,都是对现实的不满,对希望的幻想,都是内心潜意识的美化与折射。

《千面英雄》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各大洲宗教作品中,宇宙创世的周期具有惊人的一致性。这使得英雄的冒险历程有了一个有趣的新变化,因为现在危险的旅程不是为了获得,而是为了重新获得;不是为了发现,而是为了重新发现。这说明英雄历尽艰险寻找并赢得的神圣力量一直存在于他的心中。他是“国王的儿子”,逐渐认识到自己真正的身份,于是开始行使自己作为“上帝之子”的权力,他终于知道这个称谓有多么重要。从这个视角看,英雄是我们每个人内心都隐藏着的创造与救赎的神圣形象的象征,只是等待我们去认识它,使它呈现出生命而已。

基因锁不也是吗,它本来就在这些人的体内,只是需要契机去认识它,开启它。

2.情怀。

小说大量引用了各种电影、动漫、游戏的场景、情节、物品,不知道这本书会不会因侵犯知识产权而被诉讼,但从读者角度,确实又把这些精彩情节回顾了一遍。《异形》《生化危机》《咒怨》《木乃伊(神鬼传奇)》《死神来了》《侏罗纪公园》《独立日(天煞之地球反击战)》《星河战队》《变形金刚》《指环王》,这些主线剧情直接进入的电影场景,除了《猛鬼街》我都看过,读完小说,又勾起了我再看一遍的心思除了这些主要场景,小说还借用了许多其他元素,比如罗甘道驾驶的EVA出自《新世界福音战士》、赵樱空用的透明重剑出自《FATESTAYNIGHT》、楚轩的λ-drive来自《全金属狂潮》、吸血面具出自《JOJO的奇妙冒险》等等等等,至于《蜀山》《太空堡垒》《高达》《蜘蛛侠》《魔兽世界》《龙与地下城》《神龙斗士》等大家耳熟能详的要素更是不必一一细说了。整个小说里借用的种种要素,都是本80后的童年啊!这本书,简直是一本童年回忆之旅。

3.科幻性。

我觉得总体上讲,这本《无限恐怖》应该算是一本科幻小说,他把魔法、修仙、神话都用科学来解释,有些解释还颇有道理。他还把许多未解之谜与他的想象力结合,给出一个科幻的解释,比如史前文明、比如基因锁。作者也对一些涉及科学的内容做了考据,当然也可能是他看了太多科幻电影的原因,比如香蕉皮理论、量子物理、基因、平行宇宙等等等等。这里面楚轩、亚当、昊天也都是科技的产物,而且他们的智斗也贡献了非常精彩的剧情,作者对于楚轩这种科幻角色的塑造是非常成功的。

4.改编潜力。

一方面是表现形式的改编,比如影视剧、动漫、游戏等。说实话,改编成影视剧还是挺难的,毕竟这些电影都太经典了。不过,改编成漫画、动画的潜力还是挺大的,在同一部漫画里出现好多种场景、好多种风格,想一想都觉得很酷。不过,改编的时候会不会有版权问题的阻力就不得而知了。

另一方面是作者对原稿的修改,把作品的层次提升。小说改进的空间还很大,网络小说废话多的特点依旧,需要进行认真修改删减,特别是情节重复太多,有些情节需要简化,有些情节需要丰富,甚至需要比较大的调整。目前的情节推进,服务于剧情铺垫的情节太多而矛盾太少,读起来颇为乏味。人物挺多,也能看出来作者有意去刻画多面的人性,但是大多数人物还是比较干瘪单薄。把情节的调整和人物的丰满结合起来,可能会让此书更吸引人。

想象力属于年轻人,而对人性的洞悉需要阅历。想象力突出并不是文笔不好的理由。文笔不好的问题也不在于文化水平,比如余华。

余华说:“我识字不多,所以会形成简练的语言风格,有人说我的文字像海明威,我猜,海明威本人大概也识字不多。所以,我觉得短处利用得好,往往能够成为长处。”看余华的《活着》更能感觉到那种“文笔干练、强势”

相信随着作者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他对于人性、对于世界的的认识会更深刻,如果他愿意对此书进行修改,它一定会拥有更加永恒的价值。

icey20190409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73658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2000字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2000字: 大概花了半个月时间,每天约1小时,阅读完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这书给我第一感觉就是:不可思议,尤其是最后那一章。这本书本身有很多耐人寻味的地方…

    读后感 2023年2月9日
    24
  • 中国轨道号读后感700字

    逐梦,无惧! ――读《中国轨道号》有感 1972年,空军装备研究所接到军委紧急命令,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中国轨道号”项目,把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送上太空。军装所的孩子们为此欢欣鼓舞,但…

    读后感 2022年5月31日
    334
  • 《蓝熊船长的十三条半命》读后感600字

    亲爱的蓝熊船长: 您好! 我是您《蓝熊船长的十三条半命》的小读者,您的冒险故事十分生动有趣,让我看了之后啧啧称奇,合上书好久后都依然沉浸在你的故事情节中。 您的这本书足足有41万字…

    读后感 2022年8月2日
    361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后感_800字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读后感800字 很小巧的一冊書,年初開始閱讀,現在才結束,前半部讀得異常艱難,後半部略為精彩,烏合之眾是勒龐在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寫下的社會心理學著作,…

    读后感 2022年9月2日
    228
  • 观《举起手来》有感400字

    生活在我们这个年的是最新福的,没有那些可怕的战争,没有那些可恶的敌人。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特别 推出的影片的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举起手来》。    《举起手来》它讲述了国宝被八…

    读后感 2022年6月18日
    587
  • 携水浒精神 建幸福中国

    不知从何时起,喜欢上了《水浒传》,掩卷思忖,建设幸福中国需要水浒精神吗?思绪游走,渐进梦中: 梦境一 春光明媚,盎然生机。 在梦里…… 我仗义疏财,忠义至上,高举”替天行道”的大旗…

    读后感 2022年5月30日
    15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